-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割裂愛網
慈辯從諫法師,俗姓張,唐朝河南南陽人。從諫中年出家後,自此二十年不曾回過家探望。
有一天,從諫正好從寺廟裡走出來,遇到一位年輕人上前詢問道:「請問師父,是否有位從諫大師住在這兒?」
從諫雖然心中訝異,但是仍然不著痕跡地問道:「哦!你找他做什麼?」
青年望著從諫,說道:「他就是我的父親,自從他出家二十年來,我們從未見過面,今日我正是奉母命前來看望父親的。」
「他就住在那邊!」從諫順手一指,便逕自離開了。
年輕人順著從諫指示的方向去尋找,當然沒有找到。有人告訴他,剛才指點他的那個人正是從諫。他飛快地奔回相遇的地點,從諫已經走遠,不見人影了。
事後,有人問從諫:「你難道一點兒也不想念兒子?一點也不關心他?」
從諫說:「我知道他已經信仰佛教,並且經常參與慈善事業,做一些有益社會大眾的事,這樣我心裡就已經很安慰了。為了避免日後親情的牽纏,只好割裂愛網,拒絕兒子前來探望。其實,我對他的關心是在沉默裡,是在未來呀!」
唐懿宗咸通七年(八六六),從諫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在世八十餘年。
釋初參曰:在佛門有一句「人情疏處道情濃」,學佛的人,如果凡事都在人情裡打轉、周旋,就會離道日遠。唯有把道情看得比人情還重,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或許有人認為,從諫相當寡情、無情,其實,僧情雖然沒有俗情濃厚,但是從寡情裡面磨鍊出來的,是另外一種淨化的感情,更是雋永。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