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內經圖》的理解
《內經圖》與中醫、道家的關係
中國醫史博物館編撰的《文物選粹》一書,收有一幅彩繪《內經圖》,系清宮如意館藏品,北京白雲觀也有同樣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圖。道教中稱它“繪法工細,筋節脈絡注解分明。把圖像、詩歌、隱語集於一紙,是明清之際養生類書的典型風格。
從《內經圖》的內容來看,所示人體臟腑經絡生理與解剖部位關係看,與中醫學健康長壽、養生養性學問關係密切,或即源於中醫學內容之發展。但從對人體臟腑生理功能的重新命名與界定、圖示練功法要領來看,其語言特點其道家理論更為突出。
其實《內經圖》也為《內景圖》,但圖一致,目的不同。《內景圖》是人體內臟的解剖圖,目的是要給予學習內臟關係以圖示,而《內經圖》則富有道家養生方法圖示的目的,包含著“內丹修煉”經典之意。
道家養生與《內經圖》
《內經圖》代表了道家靜養功思想與技術的真諦,其廋辭、謎詞、隱語在圖示與論述上大量出現,是道家宋明以來的典型風格。
《內經圖》的創意依據,當源於明代《性命圭旨》,可以說《內經圖》直接繼承了《性命圭旨》反照圖等精美繪圖的謎戲畫風,使靜功小周天法(內丹修煉)的圖示更隱晦、更形象、更藝術化,使整個人體形象完全隱於一幅“山水風景”之中,從而以謎辭隱語結合精美圖畫,形象化講述了道家“內丹修煉”的經旨、方法與技術。
《內經圖》術語
內丹:是以人體喻爐鼎,精、氣為藥物,以神運精氣,通過意念修煉而結丹藥者,即內丹,亦稱聖胎。
小周天:全名為“陰陽迴圈一小周天”。練功者閉目靜坐,鼻吸清氣,使吸入之氣下降臍下,過肛門而沿督脈尾閭上行,經夾脊至玉枕,到頭頂之百會,入泯丸,順面部至舌與任脈接,至前胸部膻中(中丹田)而下,至下丹田複沿原路循行,即一小周天。
上丹田:為百會所在,亦即泥丸宮、升陽府、昆侖頂、靈台等。其中玄關所指在兩目兩眉與額、鼻骨之十字中心處,道家對此也十分重視,認為是入道之門。
中丹田:為膻中所在,為自承漿下十二層樓至黃庭,以牛郎代表心為陽,有肝膽脾均各自專職,共同耕種心田。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臍下,或有稱之為氣海,藏命之所,以織女代表腎為陰性。
按道家以織女喻腎,為真陰,在卦為坎;以牛郎喻心,為真陽,在卦為離,陰陽合則為真夫妻,陰陽合則生丹藥,所以還有坎離交媾,男女媾精陰陽合而生丹藥之喻。心腎交,水火交,龍虎交之類等等,也都是指練功中之術語。
尾閭關:為下關,在人體尾骶骨之末節,或指長強穴之所在,為任脈向督脈過渡之處,亦為任脈之陰與督脈之陽交會之所。
夾脊關:即轆轤關,為中關,為練功陰陽和合上行的第二關。
玉京關:為上關,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緣。
《內經圖》使用秘訣
“內經圖”解決的秘訣是關和竅。背後闖三關過九到竅為暗中之竅。一旦氣串動到這些部位時,就要注意了。
三關為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
尾閭關在脊背的盡頭之處,有七個骨節,七個穴位。們練的就是這七個穴位的通道,其內關通內腎,一男一女。內腎為藏精孵卵之地。上行一條髓道,髓道過去叫河車、黃河,也叫漕渓,上通到泥丸,此陽氣上升之路。直到第七節與內腎相對之處,謂之夾脊關。
一旦氣到夾脊關,一旦氣在兩腎中間停留不動,這時要用急火燒。要看看時辰,什麼時候要吸長,什麼時候要呼短,什麼時候腹腔要往裡去,要進風,要想辦法鼓風,現在叫巽風。
夾脊關再往上,上到腦後靈風之穴,就到玉枕關。
煉丹的第一個過程就是將這三關把握住。把握住三關後,才能通過三關到泥九,再往下降,變玉液還丹為金液還丹。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