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6-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菊花的養殖方法
菊花為菊科多年亞生灌木。高30~150cm莖直立基部常木質化,上部多分枝,葉卵形至寬卵形,羽狀淺裂或深裂,頭狀花序頂生,直徑3~30cm,總苞片3~4層,外層綠色,條形,舌狀花多層,有白、黃、粉、紅、紫紅、紫黑、綠等色;管狀花多數,黃色。瘦果無冠毛,扁平契形,褐色。自然花期9~12月份。
菊花原產於我國,現在全世界栽培品種已超過1萬種,我國3000種,屬於短日照,陽性植物,喜涼爽氣候,較耐寒,生長適溫為12~25度,較耐寒最忌水老,喜地勢高燥、圖層深喉、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要養好盆栽菊花在養護管理中需做好以下工作:
1.移栽與用土 扦插生根後的菊苗可栽於15cm的花盆中,盆底部用瓦片蓋好排水口,再放一層爐渣,以利於排水,再蓋一層培養土,將菊苗放在花盆中央,扶正加土壓實,上面留約2cm沿口,以便澆水,初上盆的菊苗要澆透水,並防止日曬,約5天後移至向陽處,當菊苗長到15~20cm高時,需要栽移栽一次,換盆時可用腐熟的有機肥做底肥,以補充營養土的底肥,以後隨著植株生長一般品種需要換盆2~3次,才能定植。定植時用腐葉土4份、沙壤土4份、和一份餅肥渣混勻的培養土較為理想。
2.澆水與施肥 澆水能否做到適量,是養好盆具的成敗的關鍵之一。菊花幼苗期的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水量過多易造成菊苗萎縮或死亡,夏季澆水應適當增加,可於每日早晚各澆一次,雨天不澆,陰天少澆,雨後應及時傾倒盆里的的積水,以免菊根受撈死亡,菊花含苞待放需水量較多,開花時水量會適當減少以免落花落蕾。發現有泥漿濺污葉片應及時用清水沖洗乾淨,否則容易落葉。
盆菊施肥也要適時適量,除在盆土中施底肥以外施追肥不可過早,否則其為高施肥多易造成傷根落葉,但自立秋以後,孕蕾開始到開花前,一般5~7天施一次稀薄餅肥,非水濃度應逐漸增加,含苞待放時,加施一次0.2%磷酸二氫鉀溶液,可使花色正,花期長,每次施肥的第二天一定要澆水,並及時進行鬆土,。施肥時也要防止液肥漸入葉片,如已經濺上殘肥,應立即用清水沖洗乾淨,否則葉子易枯黃,生長期間如發現葉小而色淡,說明養分不足,應及時補肥。
3.摘心除芽 一般盆菊留花4~7朵。菊苗定植後留4~5片葉摘心,待其腋芽長大後,每個分枝留2~3片葉進行第二次摘心,這樣既可以達到所需要的花朵數,以後應停止摘心,一般品種白露節後可見花蕾,每支除選留1個蕾形圓正的以外,其餘的花蕾應及時摘除,到了霜降節前後便可鮮花怒放。
(至尊小農民)
|
-
總評分: 威望 + 2
SOGO幣 + 15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