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黑白切
這個黑膽石是在近北山坑的鳥溪河床所撿, 因撿石當時未帶相機, 所以原石未能拍成照片, 還是看切開之後的石膽紋比較美麗! 因為黑膽石從源頭一路磕磕碰碰到此, 幾乎都成圓卵狀, 外觀沒啥形体可看.
之前有用龜甲石做的茶盤只有20 來公分, 就跟做官嫌烏紗帽小一樣,不夠看, 擺個茶壺和茶海就無處可放茶柸, 顯得太小家子氣,再看石友們的茶盤一個個都是面桶大的, 足以在上面摸八圈. 哼!”衝冠一怒為紅顏, 壯士一氣找茶盤”, 厚!" 熟可忍, 熟不可忍"," 輸人不輸陣, 輸陣就起變面", 立志也來找個大石料!
皇天不負苦心人, 鐵杵磨成繡花針, 經過幾次眉溪烏溪尋石行,終於找到這個黑膽, 至少還背得動能搬上車的茶盤料, 這也是阿華玩石諸多原則之一~“一事不勞二主”. 超大超重的大咖貨, 還是留給職業人士去為五斗米折腰吧, 犯不著為了興趣勞師動眾, 還給那些賣痠痛藥膏地賺飽飽.
本來還怕沒啥紋路, 成了”白”切肉一盤那就糗大了! 幸好事先進出多家雅石坊, 觀察水又美的茶盤, 研究其原石外皮石英紋的分佈變化, 怎樣才能在剖開後, 能呈現出最美的內在, 研究夠再出發. 雖然比不上最夯的網格紋, 但是初次玩黑膽茶盤, 就能夠對這款的石頭, 相信下個茶盤會更有看頭!
埔里 烏溪 黑膽茶盤 40*35*11cm
(一石一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