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0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真正的善,在於日常生活的點滴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9-21 01:46: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真正的善,在於日常生活的點滴

重陽祖師立教之時,強調門人都要閱讀三部經典,分別是道家的《道德經》、儒家的《孝經》和釋家的《心經》。後人多以此為推論,認定全真教宣導三教圓融,是博采眾家之長的一個教派。然而,“三教圓融”只不過是表面上的一種推論。


回看道教的歷史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各個時期均有不同道派出現,它們彼此之間的修道理論也有相衝突之處。道教的後學者卻同時尊奉不同道派的祖師,於是便出現了多種修道理論並存、多位神仙高真共奉的信仰現實。

道教所具有的包容性,其實是超越教派本身的,凡是可以利濟於群生的修行方式都可以被道教吸收。在道的高度上看,世上本沒有門派的分別,一切有心都只不過是人們自己產生的是非。


所謂道之教化,在人間則莫過於一個“善”字。此“善”,即是使人們可以過上更好生活的善,又是提升每一個個體道德文明水準的善,更是激發人們不斷精進的自我善性。

自古以來道教都在宣導勸善,目的便是使人們可以通過點滴的善心和善行改進生存狀態。所以重陽祖師宣導門人讀三家經典時,看重的也必定是三部經典在勸誡人心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價值。


所謂“圓融”,融的是每一份利濟群生的方式、方法,合的是每一個人所具有的愛與關懷。只有先做到了我為人人,才能實現愛的共用,由此才可以體會到“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的妙處。

在勸善與行善的過程中,無需計較儒釋道哪一家觀點更具有勸導的價值,凡是對我們的生活有益的思想,都是值得被吸收、被接納、被傳播的。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去挑剔,而是去繼承並發揚。

當全社會都能夠把祖師經典中記載的種種善行當做日常生活準則時,勸善書中的提到的善才會真正地被人們認可。但,善究竟是什麼呢?或者問,什麼樣的行為才可以被定義為善呢?


《太上感應篇》中說:“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經中不但規定了“善”的數量,甚至連“善”的行為也已經標注出來。

讀完整部《感應篇》,就會發現太上道祖告誡於我們的善行,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真正的善,並非專指救苦扶傷、放生赦罪等功德,那些凡是可以讓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心念和行為,其實都是善。

我們能夠在最普通的生活中做好最普通的事情,不因為一己私欲而傷害他人、他物,也不會放縱自己心魔而受到身心意三障的困擾,做好自己的修行而不累及於萬物,這便是“善”的根本。

發善心,不存在心念的大小;做善行,不存在功行的多寡。翻開不同的勸善經典往往會發現,祖師們著重強調的是一點善心。若心念起於善,再微小的行為也已經被賦予了更崇高的意義。若能夠時時以“善”的概念來要求自己的日常,如此生活即為修行。


道教修行,追求的不是世間榮華富貴的成功,也不是求得來生果報和善因緣,而是希望人們能夠清靜身心,以一顆明白心來過好現世的生活。道祖言,修行要“明白四達”。

道教雖然強調度人,卻也秉持著“寧勸十人還俗,不度一人出家”的理念。因為世間的真善美,是存在于我們最普通平常生活中的,並非是對紅塵的遠離。能夠從塵中悟出非塵,才是修行的大境界。

道生萬物,萬物從誕生的那一刻便被賦予了不同的秉性,修行的目的是去發現並認知到自我本然。在面對世間紛紜的時候,只有能夠保持著一心一念的人,才最趨近于大道本真。

善,一方面強調對他人的主動施予,另一方面則更加強調對自己心性的修繕。修行是善,是安分守己,是不做出僭越之事,更不放縱感官上的欲求。《感應篇》中提到的種種善行,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也是種種戒持。只有戒除掉種種不善之事,回到混元天性,這便可得大善。


正如天道之無親,卻又不乏“常與善人”之有意。道教以道為教,即要告訴人們從最普通的生活去完成一生為人的使命,又要叮囑每一個修行客且莫貪戀紅塵光影。

一切本虛無,從有中求有、無中求無都是執念一場。雖然“人生百歲如在夢中游”,但作為一個夢中人,好好地去經營這一場人生過往,便是屬於我們自己的修行。當落腳點再次回歸於“善”,便會發現原來生活本身就是善,我們舉手之勞的行動就有可能改變他人一生的軌跡。

勸善,重要的是從自身做起,不論何時都要保持對生命美好的珍愛。行善,不是為了求得諸神護佑,而是為了能夠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獲得心安。

只因心中本無事,惡孽焉能成波瀾?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3 15:3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