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身教說法
法忠法師,俗姓曹,諱法忠,別號敬堂,明朝新安歙縣人,住持於廬山雲中寺。他自幼就不喜與群兒嬉戲,獨好靜坐,早有離俗出世的志向。十九歲時,於錢塘靈隱寺遇雲山僧大機和尚,請求披剃度出家。三年後,登壇受具足戒。
後來他遍訪善知識,最後回到五老峰修行,由於德行高峻,時有各方衲子前來求法。法忠處眾不立規矩,凡是細務必定以身作則,一直到老都是如此。他隨緣自守,平生除了一件衲衣之外,別無長物。粒米莖菜,必定與眾人共之。視眾如一,平等行慈。因此平時雖然不上堂入室,但是大眾規矩依然森嚴,儼然而成,這都是法忠身教之故。
萬曆四十八年(一六二〇)秋天七月廿一日,法忠示現微疾,臨終時他端坐告知門人:「我見紅日當空,金蓮遍地,我這就走了。」言畢,安然而逝,世壽八十,法臘六十。
法忠凡事親恭,生活物質簡樸,處眾隨緣,身教重於言教,追隨者無不受到他的潛移默化。
釋初參曰:佛門中的威儀,如揚眉瞬目、行住坐臥,無非都是身教的一部分。因此為人師表、父母者,對自身行儀要能立下模範,以作為後輩學習之楷模。佛陀以無量方便調伏眾生,菩薩以種種因緣而求佛道。佛弟子欲續佛慧命,並不一定高踞於華座說法,以身教言行說法,同樣亦能攝人於無形,亦是廣長舌之教化。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