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89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先當慚於意,然後恥身口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9-29 00:55:5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先當慚於意,然後恥身口

佛住止在阿耨(nou第四聲)大泉時,有五百位六神通具足的大羅漢比丘隨行。有一日,佛告訴舍利弗,過去久遠劫前,當時有佛名盡勝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佛、世尊。盡勝如來弘化于波羅奈國時,隨行的有六萬八千大羅漢比丘。

舍利弗!那時,盡勝如來座下有兩位比丘:一是已具足六神通的無勝比丘,一是尚未斷除煩惱的常歡比丘。

波羅奈國有一位大富長者名大愛,家中象、馬、七寶具足。大愛長者的妻子名善幻,容顏端正無比。無勝、常歡比丘常到大富長者家,接受供養。

善幻供養無勝比丘衣被、飲食、床臥、醫藥皆豐厚無缺,但供養常歡比丘的物品極為微薄,因為無勝比丘已漏盡煩惱得解脫,具足六神通;常歡比丘則煩惱未盡,未成道果。常歡比丘對於善幻的差別供養產生嫉妒,於是誹謗:“無勝比丘與善幻夫人私通,不以法布施檀越居士,卻以恩愛接受供養。”

舍利弗!當時盡勝如來的弟子常歡比丘即是我的過去身,善幻夫人即是誣陷我的婆羅門女栴(zhan第一聲)沙。我因為誹謗無勝比丘的口業罪過,無數千歲在地獄中受各種苦。雖然我已成就佛果,無礙智慧能為六師、比丘眾、已漏盡煩惱者、未漏盡煩惱者及諸王、臣民、清信士、清信女說,但因為過去誹謗羅漢比丘的口業餘殃,才有多舌童女栴沙,將小木盆藏在腹部,假裝懷孕,對我誹謗指責道:“沙門!你獨自快樂,卻不知道我所受的苦,你使我懷孕,現在即將臨產,你應該為我準備生產及扶養小孩所需要的一切事物!”

那時,與會大眾皆低頭默然,天帝釋以神力化作一隻鼠,鑽入栴沙的衣服里,咬斷縛綁木盆的帶子,木盆落地。大眾見木盆墜地,真相大白,異口同聲的責罵栴沙:“你這個罪人,怎么能起這種極惡的念頭,當眾誹謗清淨無上的世尊?大地若是有知,豈能容你這般極惡之人立足!”眾人正在斥責時,地面忽然裂開,火焰從裂開處竄出,栴沙直接墮入其中至阿鼻地獄。

大眾見栴沙墮入阿鼻地獄,阿闍(she第二聲)世王也親眼目睹,驚恐得汗毛直豎,立即起身,合掌長跪問佛:“世尊!此女現在墮入何處?”

佛回答:“此女所墮,名阿鼻地獄。”

阿闍世王又問:“此女不殺人亦不偷盜,只是妄語誹謗,為何便墮入阿鼻地獄?”

佛告訴大王:“我所說的因緣法,有重、中、下,身、口、意三業。”

阿闍世王又問:“何者為重?何者為中?何者為下?”

佛告訴阿闍世王:“意業最重,口業處中,身業居下。身業,人皆可見;口業,人皆可聞;意業,人在起心動念時,他人看不見,也聽不到,這是內心的活動。所有的言語、行為,都是由意念所發動。”

王又問:“意念是看不見的,怎么說身、口都是由意念所發動?”

佛回答王:“若男子、女人想要身行殺、盜、淫,會先思惟對象是誰?何時、何處可行?所以人行動時,心會先盤算、計畫,然後實行,這些都源自於意念;而不在身、口。說話也是如此,欲出口時,必然意念先思惟,譬如說在討論議題的場合,如果有人想一爭高下,心裡會先盤算:‘要是問到我的意見時,我一定要駁倒對方的論點,為了一爭高下,即使他是對的,我也一定要反對到底。’如果自己的論點輸給對方,意念又會再思惟,設計挑撥是非:‘有人要殺你、破壞你、毀謗你,你要相信我的話,不要相信他人。’這是兩舌的惡行,是虛偽的妄語,此造業之人命終之後,一定會墮入地獄。所以,言語是由意念發動,而不在身、口。”

王又問:“為什麼?”

佛回答王:“因為身行殺、盜、淫,口行兩舌、惡口、妄語、綺語,皆受意念指使,意念不動,身、口就不會作為,所以意念發動一切言語、行為。”

世尊隨即說一偈語:

意中熟思惟,然後行二事。佯慚於身口,未曾愧心意。

先當慚於意,然後恥身口,此二不離意,亦不能獨行。

阿闍世王聽後,涕淚悲泣。

佛問王:“王為何哭泣?”

王回答:“我因為眾生無智,不了解身、口、意三事,以致一直造作惡業而悲傷。眾生以為身、口為重,卻不知意才是最重要的。世尊!我本來也以為身、口較重,意為輕;今天聽了世尊的開示,才知意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有人身行殺生、偷盜、邪淫,眾人是看得到的;如果有人口行兩舌、惡口、妄語、綺語,眾人也都會聽得到;唯獨意念所起的貪、瞋、痴,他人的耳朵聽不到、眼睛也看不到。所以,眾生以身、口為大。今日聞佛所說,才知道意念為大,身、口為小。因為身、口皆受意念指使。”

佛再次問王:“你如何知道意念為大,身、口皆受意念指使?”

王回答:“譬如婆羅門女栴沙,當她要謗毀世尊時,必定是意念先思惟:‘我用小盆綁縛在腹部,假裝懷孕,在大眾中誹謗佛陀,佛陀將無法辯白。’然後栴沙才付諸言行。所以是意大,身、口小。”

佛說:“善哉!善哉!大王真正明了了意大,身、口小的道理。”

佛開示佛法大義後,大眾中有八十位比丘證阿羅漢果;二百位比丘得阿那含果;四百位比丘得斯陀含果;八百位比丘得須陀洹果;八萬天人與人皆得法眼淨;十萬人及非人發心受持五戒;二十萬鬼神受三皈依。

於是,世尊說宿緣偈:

盡勝如來時,我比丘多歡,毀謗於無勝,墮於地獄久。

以是殘因緣,多舌童女來,在於大眾中,前立謗毀我。

宿對終不滅,亦不著虛空。當護三因緣,莫犯身口意。

今我成佛道,得為三界將,阿耨大泉中,自說先世緣。

佛告訴舍利弗:“你們見如來眾惡已盡、諸善普具,諸天、龍、鬼神、帝王、臣民、一切眾生,皆受如來教化而得度,尚且不能免除宿緣果報,何況是愚冥、未得道的眾生?舍利弗!你要教導大眾,善護身、口、意。”

佛說完之後,舍利弗、五百羅漢比丘、阿耨大龍王、八部鬼神,聽聞佛所教示,皆歡喜地受持奉行。

典故摘自:《佛說興起行經•卷二•佛說婆羅門女栴沙謗佛緣經》

省思:

經云:“心是惡源,形為罪藪”,所以要時時刻刻照顧好自己的起心動念,因為一切言行是善?是惡?都是由意念發動。因此修行必須從起心動念處下手,“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以善護身、口、意三業。


來源:念覺學佛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5 08: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