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真正的修真大道
嘆世上修道之人只曉燒藥結丹,豈不聞經書已載明:
感應篇太上云: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抱樸子》曰:“欲成天仙,當立一千三百善。”
鍾離語呂祖:修仙要積滿三千功德。
修道先修德,修德就是去七情、斷六欲的根本大法。正如聖祖所云,所謂德,應當是唯道是從。沒有體悟到道的真境,沒有得道,失道而後德,才需要人們重德、修德、守德。失德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人們沒有得道,沒有悟到道,才必須講究德心、德性、德行的修持。修德萬日,就是為了悟到道、得道。
有了道,德不德已不用考慮了,因為心身合乎於大道,萬事皆合乎自然,德化其中,不德而德,不需執德,是為上德、真德。還沒有得道,那就必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德修德、守德,直至得道。
明道、得道之唯一途徑,乃是明德、重德、修德、守德。何謂明德,明德就是要明白德的含意,德與道的內在聯繫,德與煉功的關係。不明此三者,則不能重視德性、德心、德行的修持。
不重德,也就不可能很好地修德。不修德,也就無所謂守德。不明德、重德、修德、守德,則將終生只在煉氣的境界,無法進入道門。
德的含意是什麼?德就是真善,僅從字上解析,德乃眾人應該一心做到,或解為一心為眾人做到。乃行十種善行,堅持四項行為準則。
此十善,乃十心,就是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有此十心待人處世,則十善備矣。四項行為準則就是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非禮勿行。
有此十心四禮,而且修持不輟,則德可全,德全且備則心靜,“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大道可至矣。
只曉燒藥結丹者,須警惕入魔象幻境而不得出也!
(慈覺賢部落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