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9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與生活] 人是宗教性的存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10-17 02:30: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人是宗教性的存有

人自身一直是人的探問對象:人在這個世界之中不斷試圖理解自身的存在。在探問人是誰之前,我們首先要問人是什麼。

創世紀裡的故事告訴我們,人在為動物命名的時候,發現自己與所有生物都有分別:他不屬於牠們任何一類。這是人第一次經驗如此深刻的疏離感(sense of alienation)。人在物理上當然與動物有很多不同[1],但最大的不同是,人是一個位格(person)。人是一個位格,因為他能與他人共融(communion)。這時候他才明白了他是誰。然而,在墮落之後,這種完美的共融被破壞了——天主對人來說成為了「大他者(the Other)」[2]。這是人第二次經驗到疏離。

世人不斷尋求克服這種疏離感——在婚姻中他只能經驗到部分的滿全[3],而塵世間部分的滿全會將他導向一個整體性(totality)。這種對人之整體性的尋求就是人的宗教性(religiousness)。《天主教教理》是個非常優美的文本,也是個非常適合用來默想與祈禱的材料,其中的第二十八號就告訴了我們:人可以被稱為宗教性的存有。宗教(religion)這個詞在近代復原主義的脈絡下常常被拿來與信仰(belief)相對立——熱血的人們對原味信仰的渴求本來就無可厚非,但我們不應忘記信仰是需要媒介的,而這個媒介就是宗教。宗教這個詞來自拉丁文的「religare」,意思是「再次地連結」、「穩固地連結」[4]。宗教藉由其內部的諸多意義符號將我們與天主綁在一起。

人是語言性的存有,這個或許沒有什麼疑問。但語言只是單純為了進行字詞的「交換」而存在嗎?語言的基礎就是字詞的意義。有趣的是,字詞的意義並非單一不變的——它是會成長的(意義的歷史性)。比方「痛苦」這個詞,小孩子也許是從皮肉傷去學習它,但隨著我們年紀的增長,我們也會經歷到心靈上的痛苦——這時痛苦的意義就比以往更加豐滿了。因此人的主體性參與了意義的建構[5],每一個符號對不同的人來說都會有不同的「意義」。

宗教是以符號為載體,並以意義的完滿化為目標。回到剛剛所提的「痛苦」。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痛苦有越來越深刻的認識(不可避免地);我們可能因此孤立自己,但痛苦的經驗卻也能成為我們走向天主的道路。基督宗教最具代表性的符號就是十字架,其上的苦像則標識了天主所承擔的苦痛:因為這個苦痛是「人」的苦痛,所以祂能體恤我們的軟弱。藉著我們自身的痛苦經驗,我們走向了天主,並完滿了痛苦的意義——這就是朝聖的過程。

在殘破的教堂中祈禱的人們。


藉由默想天主的奧蹟,我們實踐了人的宗教性。「默想」卻也同時是「摸象」,因為誰能洞悉全能者的完美呢?(約11:7)但在我們短暫而有限的年歲裡,天主卻藉其普世的召叫要每個人都回到祂的懷抱——藉著基督、協同基督、在基督內。在光榮頌裡我們唱道:「天主在天受光榮」,這是因為「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人的宗教性因我們經驗到了平安(救贖)——即恢復天主義子的身分——而達致完滿;每一個罪人悔改,都是天主在天受光榮的時刻。(路15:7)

[1] 比方人的頭髮如果不剪就會一直變長,但動物似乎不會。還有很多其他無聊的生物學證據。
[2] 他者這個詞本來就是指天主(He is Someone other than us!)。現代無聊的哲學家喜歡大談什麼「他者的面容」、「他者的倫理學」等,大概與這個「大他者」沒有什麼關係。
[3] Fr. Anthonasius Danieletti, Bible History for everyone, p. 33. 這本小書真的很棒,我以後一定會唸給我孩子聽。
[4] 部分與滿全看似相矛盾,但這就是婚姻最大的奧秘:部分的揭示了滿全。
[5] 這並不是說人創造了意義。


來源:朝聖路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0 13:2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