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0-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2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做工的人:洪瑞麟作品與礦工身影
展期:2022.09.28~2023.02.19
地點:文化部藝廊(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樓)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 展覽介紹 |
在臺灣美術史中,前輩藝術家洪瑞麟是探討「勞動者」議題之先鋒,素有「礦工畫家」、「人道主義畫家」之美譽,終其一生描繪「礦工」,以深厚的素描、寫實功力在臺灣美術史佔有重要之地。文化部在2019年獲洪瑞麟長子洪鈞雄先生捐贈1467件作品,旋即交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整飭與代管,這批作品創作年代自1924至1995年橫跨逾70年,為其一生創作基礎與精華所在。為紀念洪瑞麟於臺灣美術之定位與貢獻,國美館特規畫本展,精選其「礦工」主題作品,呈現藝術家所刻劃的「勞動者」形象。
在洪瑞麟的創作歷程中,米勒是他的重要指標與精神寄託,影響他以樸實、窮苦的勞動者為主題,畫出勞動者的尊貴與莊嚴。長年在礦場工作的洪瑞麟,與礦工有著深厚的情感連結;他與這些礦工共同工作、生活,自認將礦工神聖的工作表現在畫中,正是藝術賦予他的使命。洪瑞麟留下的礦工速寫,筆觸流暢熟練,表現出平凡工人在艱苦工作中毫無矯飾的樣貌:無奈、急躁、苦悶、絕望或是茫然。其作品感動人心的力量,源自他身體力行於追求藝術之真實以及對象內在精神之發掘,以關懷之角度、樸實的手法,溫柔地描繪出艱苦的生活。
本次展出的素描作品,多選自洪瑞麟於1950年代在懷山煤礦及1971年在大溪煤礦的素描冊,而礦工照片則借展自猴硐礦工文史館。該館所在位置為戰後成立之瑞三礦業公司,雖洪瑞麟曾工作過的瑞芳二坑已不復見,但透過猴硐礦工文史館的歷史照片,仍能一窺畫家筆下的真實世界。採礦是極為艱苦的行業。礦工必須忍受黑暗、高溫、狹窄的工作環境,並冒著礦坑爆炸或崩塌的危險,蜷縮著身子在坑道中緩慢掘進。從猴硐礦工文史館保存的照片,除可看見礦工工作之大不易,對照洪瑞麟描繪的礦工身影,也將有更深層的感觸,細細感受藝術家對勞動者的深度觀察與真切關懷。
※因展場空間環境考量,本展作品均為原作之複製品,尺寸均為原作比例放大20%。
來源:國立台灣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