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陰符經》:「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為《陰符經》的總綱。
解: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譯:觀察與探究天地萬物運行的自然規律(道),並掌握(執)這些規律,就能夠運用這些規律。
探究:這是《陰符經》的總綱。是如何觀「道」的方法,也即是如何觀察和探究隱藏在表面現象的背後,卻能左右表面現象發展的運行規律。故「觀」 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就「執天之行」而言,我們要觀察和探究的是「天之道」。
而所謂天道,看似統一,其實又不盡相同,首先將「道」和「天」區別開來的,就是老子。
他在《道德經》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意思說,有一種混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寂靜無聲、空虛無形,它獨立長存而不改變,循環運行而不止息,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母體。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命名為「大」。這說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源頭。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來「天」是小於「道」的,而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規律,也說明了這一點。
「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曰萬物及其運行的規律。如日往月來、四季變遷、晝夜寒暑、風霜雨雪、二十四節氣的轉換變化,又或是生老病死、興衰成敗、吉凶禍福等,都可以歸為天之道,這其中只有觀察和掌握各種人事發展變化的規律,並遵循這些規律才能比較輕鬆自如地生活在人世間。
這些,既是道法自然,也是《陰符經》所說的觀天之道並「執天之行」。
如《周易•繫辭•下傳》中說:「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察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意思便是在人們對大自然一無所知的時候,當雷鳴電閃、颳風下雨時,人們既害怕又困惑,伏羲想把這一切都搞清楚,於是他經常仰觀天上的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俯看周圍的地形方位,有時還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他通過自身的研究,結合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創作了陰陽八卦,並用以領會神明的道德,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
又如《道德經》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當道、德、仁、義準則約束不了人們的心性時,社會便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符合人類文明進步的「禮」,也就是現在的規章制度,總有人說,情理總有不容時候,其實,所謂的許多規章制度,本身就是應「天之道」演化而來的,因此許多看似鑽空子,耍小聰明,不守禮法的人,其實是違背了天之道。
所以「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這一句之所以單獨拿出來做一個篇章,只因為它不僅僅是主題所在,也是可以讓人若能體會到《陰符經》之中的智慧,真正做到觀天道,執天行,那麼無論是什麼時代,什麼環境,都可以『盡矣』兩個字,做到人生順遂,身體健康。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