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8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內丹術與《黃帝內經》,或許中醫正是道家修煉的一個分支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11-25 00:45: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內丹術與《黃帝內經》,或許中醫正是道家修煉的一個分支

內丹術是道家核心修煉方式,當然其發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有一個過程,經歷不同階段。

其核心的觀念和技法,甚至可上溯至遠古的伏羲時代。而現在作為醫學奇書的《黃帝內經》,其實深受道家哲理及養生觀念影響,裏面甚至包含有初傳時期內丹術的要素。


一、內丹術

道家修煉的目的是與道合真,與佛門不同,道家更注重身體,因此極為重視養生。

對於道家而言,養生、修道、得道實為一體,如《老君妙真經》道:「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身。」

而道家為達到最終目的的方法,或者說是途徑即內丹術。雖然現代開放已經不若古代那般,或許人是否能成仙姑且不論,但是,為成仙而重視養生並富含養生內容的內丹術能使人獲得健康長壽,卻是不爭的事實。

內丹術發展過程中,其實是由簡入繁,實際上最早就是導引、放鬆、入靜、意守、內視。但是,這其實也是我們最終要做到的,所謂真意如此。

《道德經》其實早已論述:「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抱一」「嗇精」「長生久視」等。

《南華經》:「守一」「心齋」「坐忘」「攖寧」等亦是如此。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莊子•養生主》有「緣督以為經」,其中已含有後世內丹小周天功法的要領。

後人說《老莊》為道教經典,何理?畢竟在那個時期,這兩部經典其實還沒有歸類入內丹術,但是只因為他們都揭示了內丹術核心的修煉方法:修煉精神意識使之處於虛靜狀態。

內丹術認為「人體內有大藥」,這個「大藥」能有效防病治病。但這個「大藥」並不是指產生於人體內的東西,而是指人體在通過「內修」達到一種身心極其平衡和諧的狀態。

在此狀態下,體內的正氣會自然湧現,循經而行,機體的功能會得到改善和增強,疾病會不治而愈,體魄更為強健。其實看到這裏,我們就應該明白,內丹術的真正核心,與養生確實分不開,畢竟修身,就是要身體達到完美的狀態。只是後世過多解讀,反而失去了本意。

而再看看內丹術成熟的標誌,就是被稱為「萬古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參同契》一書借用煉外丹的術語,來闡釋內丹修煉的過程。《三相類》中說:「大易性情,各如其度;黃老用究,較為可御;爐火之事,真有所據;三道由一,俱出徑路。」


以易理論玄理,以黃老講性功,以爐火藥物名稱代命功,開創了以丹鼎派爐火名詞隱喻丹法的先例。後世內丹功法的名詞用語,多是由《參同契》中沿襲而來,也正因為如此,內丹術變得真正成熟了起來。

其要領,簡言之:內丹的修煉物為精、氣、神,修煉時要設鼎爐(意守的位置),要講究火候(意念和呼吸的控制),修煉過程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強調氣的周天運行。

若說最早的內丹術,注重虛靜,包含老莊的主張,其實多是從性功入手,但是從《參同契》起,可以說是性命雙修的典範,即必須兼顧精神和身體的修煉。
如呂純陽所言:「單修性兮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

但是這裏,我們其實發現了,以往的早期的內丹術,真的沒有修身的法門麼,也就是命功的存在?

其實不然!包括導引在內的許多方法,其實早已經包含命功的範疇,這也是為什麼要講《黃帝內經》其實蘊含了大量的內丹術方法。我們接下來就看看。


二、《黃帝內經》

受道家哲理和養生觀念頗深的《黃帝內經》是包含有內丹術許多要素的。《黃帝陰符經》亦是,都隱含有內丹法訣。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守神」是什麼?就是精神的修煉即「修性」

「獨立」、「肌肉若一」就是身體的修煉即「修命」

「呼吸精氣」則道出了內丹術重視呼吸、強調「心息相依」的特點。

《素問•刺法論》中:「腎有之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咽氣順之,如咽甚硬物。」

其中,「淨神不亂思」就是修心,「引頸咽氣」等則是修身。

這是什麼,其實如今看來,便是以內丹術治療疾病,調理身體的方法。

又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這四句放在中醫來看,是調理情志而身體健康的概況,但是又何嘗不視為內丹法訣?

其所指就是修心,即性功。修心的要旨是內斂內守,進入入靜。「恬淡虛無」和「精神內守」這八個字正是對這一要旨的概括。

我們再想想內丹術中所謂「玄關一竅」,是指在入靜的狀態下,人體內會突然產生鬆快通透,穴位打開,經絡通暢,體內正氣循環不止的現象。

那麼「真氣從之」是否就是「玄關一竅」所表現的效應呢?我想是的。

「病安從來」這一句,則把內丹術能有效地防禦疾病發生這一效用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來了。

而說起道家,其實除了內丹術,還有外丹術,而在《內經》之中,則有非常好的結合。


《素問•湯液醪醴論》道:「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指出,要進行針灸和砭石的治療,患者必須去除「奢欲」,使精神意志保持淡泊平和,這樣才能取得療效。《素問•寶命全形論》有類似的記載:「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所謂治神,就是精神的修煉,就是把精神調治到一种放松入靜、無欲無求的狀態。這是針刺治療的前提

如果針灸和砭石相當於是外丹術的發展,那麼這裏表明,性功和外丹術是並舉的。

或許從這裏我們已經可以看出來,從古至今,中醫始終沒有脫離道家修煉的範疇,或許說,中醫本就是道家修煉的一個分支,它們的目的都是強健修復我們的身體從而達到健康完美的狀態才對。

我們再來看一看導引,其實他歷來被丹道學視為命功。

《素問•奇病論》中有這樣的記載:「病名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意思為,積食這種病,不可用針刺療法,只能用導引配以藥物慢慢地加以調治。

《靈樞•官能篇》:「上氣不足,推而揚之。」說的就是主張以導引法治療「上氣不足」之病症《靈樞•病傳篇》記載,黃帝自述自己除了從岐伯學得了九針的知識外,還通過閱讀掌握了導引行氣等治病方法。

可見命功本身就是祛病的方法。


三、二者

為什麼有這篇文?除了說明《內經》在內丹術的發展脈絡中是佔有一定地位的。也明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即所謂內丹術,是否如現在許多人眼中的玄幻之學,不切實際?如果看完這篇,或許我們可以之道,所謂的內丹,其實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於強健我們的身體,如許多人,見之玄說,便棄之腦後。這是不對的。

如果拋棄後期內丹術中,許多故作玄虛的部分,我們就能真正的發現,內丹術實則是一門流傳至今,尚未被徹底發掘的健康之術。

如果對比看來,初傳時期的內丹術,比起成熟時期的內丹術,在養生保健方面,易掌握,見效快,我們應當重視這樣的內丹術,而不是被任何一樣事物發展長久所必然產生的繁枝茂葉而阻撓了視線,看不清其本意。

我們可以從《黃帝內經》中看到內丹術的方法,自然也可以從其他古籍中發掘出這種初傳時期的內丹術的觀念和技法。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像極了愛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8 00: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