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自然就是道
現在大開普渡,動則渡人,靜則渡己。我們修道修心,內聖之德得要修。常清常靜這是靜坐的功夫。為什麼現在不講呢?人生在苦海中,我們救人要緊。給 老設這大法船,在苦海裡的善男信女,得我們大家去救。
有人提到參禪打坐,我們得這一指點是道,道是無形無象,有形象全是假的。我們道中有內功,是真人靜坐,道法自然,坐的時候身體要自然,背脊要直,兩眼自然八分閉、二分開,平心靜氣,舌頂上顎,閉上嘴說一,舌自然頂上顎,二目守玄,兩膀下垂放鬆,自然氣貫丹田。呂祖說:「一二三四五,二人守一土,解開其中意,便是西天祖。」你一竅通,百竅通。萬法不離自性,迴光返照,反躬自省,合乎大自然,這是內功──真人靜坐。
大家得注點意,真人靜坐就是道法自然,坐車也好,走路也好,不管在那兒,隨時隨地都可以,這叫真人靜坐。老師說:「何謂真人靜坐?坐者──二人守一土,中央戊己土;那兩個人?真人、假人;何時坐?二六時中。真人、假人守一土,允執厥中,保持心中平靜,這不是一般的參禪打坐。」
真正打坐的時辰:子、午、卯、酉,早上起來坐,中午十二點坐,下午六點鐘坐,夜裡十二點坐。我們得道了,得這一指點,我們得有證據,這一指點的妙處在什麼地方?點道點玄嘛!《道德經》上頭一段寫的──無欲以觀其妙,有欲以觀其徼(竅);我們剛一打坐,氣沉不下去,非得什麼樣呢?屁股往後一點,兩膀一鬆,佛經講「忘了」,忘了你自己了,什麼也不管了,氣自然就沉,往小肚子下去了,氣自然灌丹田,早已怎麼說?道法自然,無為自然,煉氣功──有為法,你給自個兒忘了,胳臂也不管了,腿也不管了,氣自然沉下去,你自個試驗看看,氣沉下去,小肚子鼓起來了!
佛家講的迴光返照啊!你兩眼總外看,二目守玄嘛,不往外看,回來往這看──自然,這就叫迴光返照,眼似閉不閉,二目守玄。你看練拳的、打坐的──「舌頂上顎,氣貫丹田。」早先我打坐,我懂,現在我們不用故意,你往這一坐自然的氣貫丹田,你先試一試,氣自然就沉到肚子下,你有感覺嗎?你往那一坐自然忘我,自己忘了,氣就往下沉,事實上你抿著嘴不動,舌頭自然就頂著上顎了!早已打坐是故意的舌頭彎一下,那是有為法,我們道本自然,無為大法,無為──大自然!你們點傳師全得懂這個,這是道的內功,大自然無為,這叫「一心清靜」,老子不是講這清靜大自然無為嗎?
我們平心靜氣往這一待──大自然無為,佛家講忘了──給自個忘了;孔老夫子也講過──事來則應,去則無留,什麼也不要。打坐,坐的是肉體,有人真人出竅,外面開門誰來了全知道,沒有用。聖人全知道,但可不傳這個。我二十六歲就打坐,也知道這個,坐兩小時,我受不了,我不傳這個。其實,這些人人全可以,現在到處都有打坐的。我們不打坐,我們道裡有內功,坐直,兩肩輕鬆,平心靜氣,迴光返照,二目守玄關,真人靜坐肉體全忘,所謂的道法自然,也就是聖人所說的「存心養性」,養我們的天性;佛祖說的「明心見性」。老和尚講明心見性,講了一輩子,明心見性了沒有?沒有!因為缺少了這一點。佛經又說:萬法不離本性,什麼經典全都看得明白,科學上說是大腦、小腦讓我們明白,是不對的,是真人使我們明白。
(白水聖帝慈訓)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