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8-11
- 最後登錄
- 2025-8-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9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82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冬至的來歷和風俗禁忌
2022/12/22 來源:舌尖上的戲劇
冬至又稱冬節和交冬。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地方都有句話叫「冬至大如年」。朝廷和民間歷來高度重視,至周朝以來就開始舉行祭祀活動。直到今天,在「冬至」祭祖、哀悼逝去親人的習俗仍然很流行。
一、冬至來歷
起源1:冬至來臨。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方要舉行了一個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起源2:在老北京,有一種說法,冬至餛飩夏至面。據說在漢朝時期,北匈奴經常騷擾邊境地區,人民無法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的首領,非常殘忍。人民對他恨之入骨,所以他們把肉餡包成角兒,用匈渾與屯的音稱之為餛飩。恨以食之,希望能平息戰爭,過上太平的生活。因為餛飩最早是在冬至這天製成的,所以家家戶戶都會在這一天吃餛飩。
二、冬至習俗
1、南方一些沿海地區延續了祭祖的習俗。人們在家中的上廳里供奉祖先的肖像、牌位等,擺放好供桌、香爐、供品等,以此來虔誠、敬重地祭祀祖先。一些地區會祭拜天神或土地等神靈,以使來年風調雨順、家庭和睦。
2、廣東人有冬至時加菜吃冬至肉的習俗。他們喜歡在冬至這天吃燒臘和姜飯。在潮汕地區,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在客家人觀念中,冬至的水味道最醇厚,因此冬至釀酒已成為客家人的習俗。
3、杭州人習慣在冬至吃年糕,這一習俗從明末清初一直流傳下來。每年冬至,人們以三餐為基礎製作不同口味的年糕。在冬至吃年糕只是為了圖個年年長高的吉利彩頭。
4、四川人選擇在冬至這天吃羊肉湯。羊肉性溫滋補,是冬季滋補身體的首選。湖南和湖北一些地區的人會在冬至這天吃一碗紅豆糯米飯。
5、在江南很流行冬至這天吃湯圓的習俗。湯圓準備好後,首先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然後全家圍坐在一起分食湯圓,取團團圓圓,圓滿之意。冬至吃湯圓也被稱為冬至團。民間也有一種說法,叫吃了湯圓大一歲。
6、在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人們習慣在冬至這天吃餃子。據說,醫聖張仲景晚年告老還鄉時,看到路上有很多人凍傷,於是他用羊肉和驅寒藥材做餡,把麵皮擀得薄而勻稱,包成耳朵形狀,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膳,送給窮苦的人們。後來,人們模仿醫聖的做法,每到冬至就吃餃子,以至於冬至有一個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流傳下來。
三、冬至禁忌
1、忌嫁娶、搬家、開業等喜事:
這些事本應是一個歡喜、熱鬧的事情,但冬至本身就是一個祭祖的節日,有點悲傷和沉重。因此,在這個時候舉辦喜事類型的是不合適的,這表顯了對祖先的不尊重。
2、忌探病:
許多人認為他們在冬至是有空的,所以他們去看望生病的親友,表達他們的問候和關心,龍吟師傅就建議有這個計劃的朋友放棄。因為冬至是祭祖的日子,所以在這一天原本是祭祀逝去的人的日子,你去看望病人會讓其他人認為你居心不良。
3、忌串門:
冬至時,每個人都在忙著準備祭祖,可能會燒掉一些紙錢和其他東西。如果你在這個時候去別人家做客,會讓主人有點尷尬。此外,分心來招待你,會讓人心生厭煩。
4、忌穿著單薄:
冬至至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在此期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人往往會加重病情,中風的數量增加。龍吟師傅請大家提前做好防寒措施,選擇保暖性能好的柔軟寬鬆衣物。不要穿得太緊,以促進血液流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