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的內修齋法與濟度齋法
按照內外的標準劃分,道教齋法有內齋和外齋。
內齋
指道長的內修齋法,由個人進行,注重內心的無思無欲,外觀的無言無行。總體來說,心齋坐忘,遺形忘體,是內齋的宗旨之一。歷史上來看,內齋應當是心齋的繼承和發展。
內齋之法,最初的時候沒有定式,例如,早期道教的守一之法就是內齋。南北朝時,道教齋儀漸趨繁複,例如,《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則稱:“內齋者有四:一則心齋,二則常齋,三則清淨齋,四則長齋。”
心齋
心齋就是保持精神清虛,不接外物的狀態。《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心齋者,謹守天戒,心意同符,內外同儀,無思無欲,無慮無恐,翛然坐忘,徳同眞人,道合仙格,乃曰心齋。”心齋是謹守天戒,心意合一,內外同儀,超越思索欲望,超越思慮恐懼,達到坐忘的境界,與真人同德,發明本來具有的道性合于仙人的品級。這是內齋的最高境界。
常齋
常齋指“絕辛去厭,斷葷戒欲”。這是對內齋的飲食要求,持齋者應暫時祛除辛辣和吃得太飽,並在飲食裡斷絕葷腥等。
清淨齋
清淨齋指“斷五穀,絕人事,居山林,飲元炁,持戒律,忘塵根,散胞胎,杜交友”。這是對內齋的行為要求,不食五穀,斷絕人事,居住在山林裡,持奉戒律,忘掉塵世煩惱,杜絕交友等等。
長齋
長齋指“並持以上三齋之法,或一月、二月,一歲、兩歲,十年、二十年是也,以至終於飛升,始于立意是也。”這是對內齋的時間要求,奉持以上三種齋法,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一直到飛升,都屬於長齋。
內齋也稱為“極道”。《洞玄靈寶玄門大義》稱:“論齋功德者,宋師舊舉六條,今家大明二種:一者極道,二者濟度。極道者,《洞神經》雲:‘心齋坐忘,極道矣。’濟度者,依經總有三籙七品。”修齋法的功德,大略分為兩種,一種是“極道”,一種是“濟度”,極道是《洞神經》裡所說的“心齋坐忘”等偏向內修得齋法,旨在領會大道的奧妙,窮極天人合一的旨趣,追求本性與天道合一的境界。“濟度”是偏向外在濟世度人的齋法,依據經典的劃分有三籙七品等等。
外齋
指道長為他人他事而進行的齋儀。多為集體舉行,唱、念、做俱全。《金籙大齋啟盟儀》稱:“外齋者,登壇步虛,燒香懺謝,即古人禱祠祭祀之餘意也。”外齋會登法壇步太虛,燒香懺悔拜謝,這是繼承了古人禱祠祭祀的精神。外齋在早期道教的時候有指教齋、塗炭齋等簡單齋儀。南北朝時,相應的道教齋儀漸趨繁複,外齋的名目很多。陸修靜天師在《洞玄靈寶五感文》中有“以有為為宗”的“靈寶之齋”,齋法包括金籙齋、玉籙齋、黃籙齋、明真齋、三元齋、八節齋、自然齋、洞神三皇齋、太一齋、指教齋等的記載,並讚歎這些齋法“軌范洋洋”“恢廓宏偉,難可備言”,儀軌莊重,恢廓宏偉。唐五代時,外齋又增添九天齋、九幽齋、正一齋、洞淵齋等多種。《道門定制》卷六稱:“廣成先生曰:齋有二十七等,備在三洞經中。”齋法到這個時候發展到二十七等。到南宋時,又簡化為金籙、玉籙和黃籙三種齋法。外齋的內容和功能幾乎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參與外齋的道長的數量也很多。
外齋也被稱為“濟度”。《洞玄靈寶玄門大義》稱“論齋功德者......濟度者,依經總有三籙七品。”這裡的三籙七品的齋法,即是用以普度眾生的外齋。濟度齋法,需要請道長舉行,對齋主則要有誠心向道、散財等要求。《雲笈七簽》記載:“濟度者,謂回心至道,翹想玄真,願福降無窮,災消未兆。”濟度是持齋者回心向道,懸想玄真,虔心祈願諸天神聖列位尊神降下無窮福惠,消除尚未萌芽的災禍。《洞神經》雲:“濟度者,依經總有三籙七品。”用以普度群生的濟度齋法,依據經典總共有三籙七品。
三籙七品
三籙七品是道教齋醮儀式的傳統分類。原用於齋儀的分類,後來也用於醮儀的分類。三籙即金籙齋、玉籙齋和黃籙齋,七品指三皇齋、自然齋、上清齋、指教齋、塗炭齋、明真齋、三元齋等。《海瓊白真人語錄》記載:“夫三籙者:一者金籙齋,上消天災,保鎮國王,惟帝王用之;二者玉籙齋,救度人民,請福謝過,惟妃後臣僚用之;三者黃籙齋,濟生度死,下拔地獄九幽之苦,士庶通用之。七品者:一者三皇齋,求仙保國;二者自然齋,修真學道;三者上清齋,升虛入妙;四者指教齋,禳災救疾;五者塗炭齋,悔過請命;六者明真齋,拔九幽之魂;七者三元齋,謝三官之罪。此等諸齋,或一日一夜,或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具如儀範。”
三籙齋裡的金籙齋能上消天災,保鎮國家和文化,古代的時候是帝王、國家使用。玉籙齋能救度廣大人民群眾,能請福佑拜謝悔過,皇后、貴妃、大臣、官僚等適用。黃籙齋能救濟生民超度死者,拔出地獄九幽的苦楚,一般的士人百姓都適用。
七品齋裡的三皇齋適用在祈求仙真,保鎮國家;自然齋適用在修真學道;上清齋適用在升虛入妙;指教齋適用在攘除災難,救濟疾苦;塗炭齋適用在虔誠悔過,向上天請命;明真齋適用在超拔九幽地獄的魂靈;三元齋適用在拜謝三官大帝消罪賜福。這些齋法有的是一天一夜,有的是三天三夜,有的是七天七夜,具體的依科儀規範來定。
三籙七品之說系按齋醮儀式的不同使用範圍和功能分類,約從南宋起,已然成為道教中流行的齋醮儀式分類方法。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