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5-8-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94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411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護臺軍魂長眠處─淡水大庄萬善堂
民國六十八年淡水高爾夫球場在擴建之時,清出了萬人塚以及據說多達200座的古墳,其中有31座為清軍墳墓,許多墓碑上刻著光緒十年,也就是中法戰爭法軍犯臺那年,而其中大部分為湖南籍人士。
後來淡水高爾夫球場將這些骸骨集中,由球友及一些地方仕紳及資建造了大庄萬善堂。
這裡就是當年保衛臺灣的勇士們現今的長眠之處,當年那一仗打得舉世聞名,孫開華與他的士兵們因這一役名垂青史,百戰百敗的清兵竟打敗「西仔」,清兵充分利用了淡水的地形地貌,讓法軍的陸戰隊火力無法發揚,最後落荒而逃。
當年的英雄們,有的於是役即已陣亡,有些繼續駐守臺灣,保衛臺疆,幾年後也埋骨於斯,這些保臺軍魂雖未生於臺灣,卻將青春奉獻給臺灣。
走進廟中,便可看到萬善公的香位,碑上清楚的記載著「中華民國六十八年」以及「台灣高爾夫俱樂部」的字樣。
廟旁有墓碑兩方,不曉得骨灰罈是不是也在其中,又為什麼特別保留這兩方則不詳,而且兩人都是中法戰爭結束後許久才去世。
「湖南故考甫正元 蔣公蘭亭之佳城 光緒十九年立」
「湖南甯鄉縣故勇 黃福堂墓 光緒十五年立 X中營XX」,中營上面那字是宀部下面加個之,1890年代駐滬尾清軍有「定海中營」,那個字也許是代表「定海中營」的「定」。(2019年8月6日,查詢過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後,確定該字為定的俗字)
願這些保臺軍魂們,能保佑臺灣平安長樂。
(樂風的民藝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