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廟宇的結構組件 ─ 藻井
藻井到底是什麼?它有何作用?
天花是遮蔽建築內頂部的構件,而建築內呈穹窿狀的天花則稱作“藻井”,這種天花的每一方格為一井,又是以花紋,雕刻,彩畫,故名藻井。“藻井”一詞,最早見於漢賦。清代時的藻井較多以龍為頂心裝飾,所以藻井又稱為“龍井”。此外,在沈括的《夢溪筆談•器用》中還記載有藻井的一些別名:“……古人謂之綺井,亦曰藻井,又謂之覆海。
藻井是我國古代殿堂室內頂棚的一種獨特做法,古人穴居時,常在穴洞頂部開洞以納光、通風、上下出入,出現房屋後,仍保留這一形式,其外形象一個凹進的井,「井」加上藻紋飾樣,所以稱為藻井,又稱「蜘蛛結網」,分別有圓形、傘蓋形、八角形、橢圓形等。
藻井通常位於室內的上方,呈傘蓋形,由細密的斗拱承托,象徵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繪有彩畫、浮雕。據《風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厭火也。”東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認為是主水的,在殿堂、樓閣最高處作井,同時裝飾以荷、菱、蓮等藻類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藉以壓伏火魔的作祟,以護祐建築物的安全。
”藻井向來被視為木造建築中一項繁瑣的裝飾技術,常見於漢族宮殿,寺廟中的寶座、佛壇上方最重要部位。
藻井一般由細密的斗拱承托,象徵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繪有彩畫、浮雕,周圍飾以各種花藻井紋、雕刻和彩繪。
皆所以厭火也。”東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認為是主水的,在殿堂、樓閣最高處作井,同時裝飾以荷、菱、蓮等藻類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藉以壓伏火魔的作祟,以護祐建築物的安全。
藻井是覆斗形的窟頂裝飾,因和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結構藻井相似而得其名。敦煌藻井簡化了中國傳統古建層層疊木藻井的結構,中心向上凸起,四面為斜坡,成為下大頂小的倒置斗形。主題作品在中心方井之內,周圍的圖案層層展開。由於藻井處於石窟內中央頂部,使石窟窟頂顯有高遠深邃的感覺。
藻井與普通天花一樣都是室內裝修的一種,但藻井只能用於最尊貴的建築物,像神佛或帝王寶座頂上。唐代就有明確規定,非王公之居,不得施重拱藻井。
藻井的形式有四方八方,圓形等,構造複雜。有的藻井各層之間使用斗拱,雕刻精緻,華美,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有的藻井則不用斗拱,而以木板層層疊落,既美觀而又簡潔大方。
故宮太和殿,養心殿,欽安殿,皇極殿等重要大殿內,在所設的皇帝寶座和供奉神佛的龕上部,天花中間即裝飾藻井,並且藻井內做成雕龍渾金形式。雖然都有雕龍裝飾,但絕不雷同。
蟠龍圓圈外較大的圓周上,則雕有二十四個黃梨花頭燈座。由燈座底部又各自引出一條紅色飛帶,托看一個黃底青葉紅花的環形頂蓋。這二十四條放射線狀的飛帶,把圖形藻井襯托得更有深度感。再由黃梨花頭燈座向外擴張,另有個由內向外漸次而大的圓周。這些圓周上有蓮花燈九十六盞,媽祖神像一百二十座。這些燈座及神像由外圈到內圈逐圈縮小 匠人處心積慮的安排。主要使它和飛帶同樣具有深度感的作用。二十四條飛帶的發源處,雕有二十四隻古獅。而每兩獅之間又立媽祖神像一座。使古獅帶有守獲的意味。
另外有一傳說:據說藻井的由來是,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為了躲避陳有諒的追兵,走投無路情急之下躲進一個破山神廟的供桌底下,以破舊的桌巾遮蔽,心裡默默求神明保佑,此時山神變出一張完整的蜘蛛網將朱元璋藏身的破桌巾隙縫緊緊網住。等到追兵追到,見四下無人,蜘蛛網完整,認為朱元璋不可能躲在這裡,於是沒有多搜索就離開,朱元璋保住一條命。等到朱元璋當黃第十位了謝謝神明的保佑,所以就命令建築工匠,按照蜘蛛網的形狀在大殿室內建造出「藻井」,一來當作幸運符繼續求保護,一來表示永遠的感念神恩。雖然是一則未經證實的傳說,不過為為美麗的藻井加上神秘有趣的色彩。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