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2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何為道?何為教?何為道教?
道是一種似物非物的東西,是一種能體會卻觸摸不道的東西,它就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包括靈感、情緒、沉思和談話。
道是誰創造的呢?道是規則,是物與物、是物與非物、是非物與非物之間的聯繫,道不生不滅,即使物的消失,道還在。《道德經》中的第一卷這樣描述道的意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之玄乎?非也。道無界限,眾人皆識道,道無高低之分,道之所謂眾生皆為平等。道為甚?夜黑天明,踏腳行步,細微所見巨著,今日道明日道,今日之道豈非昨日之道,如今日事明日所有不同,然今日事亦非同昨日事。
何為教?正與邪?皆在於弘揚教的道(理念),無論正邪,所信教之人必信先奉教之道義,因而必遵循教規,逢教義而行。
何為道教?一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源。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道教,源於古代春秋戰國的方仙道,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但道教與道家又有所區別:道家乃戰國時代為諸子百家之一,以「道」為核心,其「道」是為大道無為 、 主張道法自然,提出 道生法 、 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 ,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後世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其」道「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道教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 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
道教源起中國,道教以 老子為教祖 把「道」作為宇宙本體、萬物規律,是超越時空的神秘存在,以「道」為基點建立道教的神學理論體系;老莊的神秘主義和養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為道教的核心信仰。注重修煉養生,老子、 莊子 提出的清靜無為、見素抱樸、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所繼承發揚。
但於古代時道教的清靜無為,註定了其發展是緩慢的,源起之時更是受到了外來佛教的衝擊,以至於其不能成為像基督教那樣成為一國之教。
(羽笙離)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