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2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什麼叫黃老之術?
中國戰國時期興起的哲學政治思想流派。黃指黃帝,老指老子。黃老之學始於戰國而盛行於西漢時期。司馬遷在《史記》裡屢以黃老並稱。黃老學派的典籍為黃帝書。《漢書•藝文志》裡提名為黃帝的書有21家,除《黃帝內經》外,都已亡佚。
1973年12月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乙本卷前,有《經法》、《十六經》、《稱》、《道原》4篇古佚書,是黃老學派的重要著作。黃老之學常用簡明的語言與形象的模型來闡述學說基本內容,如宇宙生成論有三式物則有形圖模型等;社會主張有九主圖模型等;體育有熊經鳥申圖等。
在先秦秦漢, 《 老子》的傳授有兩套傳授系統, 即「 刑名法術系統和養生神仙系統」 。這兩種系統的具體代表, 前者是《 韓非子》 的《 解老》 、 《 喻老》 , 以及黃帝書中的刑名法術之說; 後者的代表是河上公、安期生、嚴遵、 張陵一派的解釋系統。王明曾認為, 自漢初到三國, 老學凡有三變:西漢初年主治國經世, 東漢中至東漢末主治身養性, 三國流行虛無自然之玄論 。這是對老學線性發展過程的評論, 李零認為「 其實我們倒不如把這三變看作老學固有內涵的展開過程, 只不過各個時期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罷了」。這個評價從老學的最初背景入手, 討論它內涵的變化問題, 角度與王明不同。
「 黃老」 並稱, 一部分原因在於二者的知識背景的相同。道家最初是指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中的一家。廣義地來說,它是古代中國社會思想文化體系中以道為其核心觀念,強調天道自然無為、人道順應天道的一個流派。歷史上凡是崇尚老莊黃老之學說的人都可以稱為道家。
按照《漢書•藝文志》的說法,道家出自古代的史官
。所謂史官實際上也就是王室內負責記載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的人。古代學在官府,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事為王室所壟斷,一般的人是無緣於此的。可以說史官在當時是最有學問的人中的一類。被稱為道家奠基人的老子在周王室中當過柱下史,也就是負責周王室的圖書管理。就道家作為一個思想文化流派來說,它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這一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形成的。春秋初年,周王朝開始衰落,社會動盪不安,隨之而來的是以前由官府所壟斷的從事文化教育事業的人流落到民間,出現了學下私人的現象,由老子及其思想上的追隨者所形成的道家對春秋戰國時期的現實社會政治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由此奠定了道家這一學派的思想基礎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道家這一思想文化體系的最高範疇,為所有的道家學者所推崇。可以說不管道家內部各個學者之間的思想文化的差距有多大,他們都是圍繞「道」這一核心範疇來展開的,而且合於道是所有道家追求的終極目標。那麼「道」到底是指什麼呢?從文字學的意義上來說,道即是我們所說的道路。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其名著《說文解字》中說:「道,所行道也。」即是指人走的路。
以道為核心是動態的思想流派,「道家無為,又日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道家在歷史上不同時期表現出了豐富的多樣性,凸現其各自的個性差異。
(美麗信仰)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