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5-8-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51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2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蛋變貴了!營養師公開「10種好食物」一樣能補充蛋白質 吻仔魚、蚵仔裡都有
常春月刊 2023/03/12 16:30
近期因氣候、飼料成本上漲以及禽流感等因素,超級市場等通路缺乏足夠的雞蛋一事,成為近期民眾熱烈討論話題。而全球的雞蛋售價都變得更高,包含台灣在內,已是不爭事實。不少人都在擔憂幼童如沒有足夠的雞蛋,是否難以補充適量蛋白質。
這些食物也能補充蛋白質 1圖看明白
營養師高敏敏在FB《高敏敏 營養師》表示,有很多食物也能補充蛋白質。1顆蛋含有多少蛋白質?高敏敏表示:「1顆蛋的蛋白質=2格傳統豆腐=半盒嫩豆腐=1/3塊黑豆干=1又1/3片小方豆乾=1杯豆漿(約190c.c)=5湯匙吻仔魚=3湯匙蚵仔=4尾劍蝦=39g納豆=1/3掌心大小魚肉、肉類」。
高敏敏表示,這說明「不是只有吃肉才有蛋白質!」除了蛋以外、還是有很多食物富含蛋白質,植物性蛋白的脂肪、膽固醇更低,膳食纖維跟植化素更豐富。每天用部分的植物性蛋白來取代動物性蛋白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還能降低死亡率。 也建議吃蛋奶素的素食朋友,缺蛋期間可以多交替食用各種植物性蛋白質譬如豌豆搭配毛豆、或黃豆搭配藜麥,讓胺基酸種類更完整。
除了注意蛋白質攝取來源,優先順序也很重要。高敏敏建議:「以豆製品為優先選擇 再來是魚肉、海鮮,然後是蛋,最後才是肉類。」高敏敏提醒,當蛋白質攝取不夠,就容易出現肌少症、傷口易感染、疲倦無力甚至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等症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