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閔一得的女丹思想
閔一得(1758-1836)是清代著名內丹家,全真龍門派第十一代宗師。他是清代道教龍門派在江浙地區盛傳期間,道教著作最為豐厚者;同時,他開宗創派,振興金蓋山龍門一派,成績卓著。他在秉承全真傳統丹法的同時,又吸收西竺心宗的秘法,兼采道教符籙派的“雲篆”與佛教“真言”,提出“中黃直透”法,對清代道教內丹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古書隱樓藏書》是閔一得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譽為“清代最有影響的一部道教內丹學叢書”1,流傳甚廣。書中收錄了兩部女子丹經:一曰《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則》,原題為呂祖師中正重題、太虛翁沈太師授、孫元君遵剔補述、受業弟(子)閔一得注;一曰《李泥丸女宗雙修寶筏》,原題為太虛翁沈大師述並注、受業弟(子)閔一得重訂。這兩部丹經是清代道教女子丹經中的重要著作,本文據此文獻探討閔一得女丹思想的特色
金蓋山重視女修之傳統
金蓋山有重視女眾的傳統,從其文獻《九天演政心印集經》、《九天演政心印寶懺》中便可看出。《心印寶懺》中有:“三教統承,性無男女。立身唯異,證果從同。”這種“性無男女”的觀點,為女性修道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心印集經》中地位最高的女神玉清神母即為斗姆之前身,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金蓋山有女性得道成仙的先例。《金蓋心燈》卷六下載有女貞篇2,北宋1人,清朝4人,共5篇。其中記錄了胡剛剛仙子、江雲城、胡采采、王霞棲、繆妙真、蕭蓮石、陸芳卿7位女仙的事蹟。此外《西泠仙詠》還著錄了閔一得的女性弟子。《覺雲本支道統薪傳》中也列有《覺雲本支女宗薪傳圖》,共收錄覺雲壇從第十二代起至第十六代共187位女眾,由此可見女宗之盛。重視女性,因而有專門指導女性修煉的女丹出現,傳下《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則》與《李泥丸女宗雙修寶筏》兩部女子丹經。
女丹法是從道教氣功養生學中孕育出來並不斷髮展的,隨着內丹術的堀起,約在宋元時期初步形成較為系統的學説。女丹法作為內丹術的一系,在根本宗旨、基本理論與煉養方法上自然不出內丹學説的範圍,但在一些重要方面又與男性丹法有所不同。其差別大致有以下幾點:第一,在煉養的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上存在差異。如氣的煉養是內丹功的一個必經的基礎環節,在男性這個環節是以“煉精化氣”的方式完成的,而女性則必須通過“以血化氣”的方式來煉氣成道。這是由女性生理特點所決定的。其二,在煉養的具體方法上存在差異。這主要體現在女修者別有一種“斬赤龍”法,即通過行功以止斷經血排泄的功法。其三,在煉養的收效上存在差異。女丹法認為,在煉氣、化神、還虛等各階段,女修較男易於獲效。這主要是因女性心理特點而然。
閔一得女丹思想之特點
第一,重視戒律,強調守戒以煉性。《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則》開篇即指出,“按女修,應受九戒。戒律曰:行持不退,大有利益,戒果圓成,不經地獄之苦,生逢十善之家,名登紫府,位列仙班”。以“九戒”文為第一則,而以“本命”文為第二則,即是表明先性後命之義。修性,正所以保命。正如《雙修寶筏》中所說:“蓋性不徹者命難存,戒不嚴者功不篤也。”
第二,從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與醫理結合,強調女子以血為本,注重存想和按摩。在功法次第中,不忘隨時關照女性生理之特點,以防出現病理現象。
第三,重視開玄關一竅,與金蓋山閔派風格一致。
第四,功法次第清晰明白,易於上手。因而流傳甚廣,在女子修煉者中被奉為聖經寶典。
第五,關於清修與雙修的問題,閔一得的女丹思想主要來自沈太虛的傳授,而沈一炳則稱得自不二元君與李泥丸。孫元君是女丹清修派的代表,因而這也意味著《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則》為清修丹法。而另一部丹經則題名中即有“雙修”一詞,是否意味著乃是雙修丹法呢?考之具體的內容則與雙修無關,唯一提及雙修的,即是“按摩”與“存注”並用,乃“一己雙修”之意,實即胎息中機感機應而證天仙、地仙、神仙、水仙、人仙之果的具體功法。雖遠隔山水,亦感應立至,不是尋常觀念中男女合氣之術。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