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1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9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形神的生成與全形保神的原則
形神關係是道教裡很重要的關係之一,在道教修行的很多方面都會有涉及。形神由道化生而來,在形與神的交互裡,既有損生又有長生的各樣現象。
形神的出現包涵了一個由道化生形神的過程。“妙本自然,體性虛無,固無得無喪,若約人則稟和氣,含道而成人也。”本來虛無的大道經過了一個“氣元沖始”,“運化分形”的過程,“夫道本虛無,因恍惚而有物,氣元沖始,乘運化而分形”。精神也在這樣的過程裡得以生成,《南華真經》曰:“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則虛無也,道生一,一者天下之至精,一生二,二者神之所應也,天地氤氳,萬物資精神以生。而精神生於道,猶之金石有聲,不考不鳴”,虛無之道生精,二生“神之所應”,天地萬物又以精神為資糧而生成。
人也在這樣的過程裡,具體地生成,“夫人之為性也,與天地合體、陰陽混氣,皮膚骨體,臟腑榮衛,呼吸進退,寒暑變異,莫不均乎二儀,應乎五行也。是知天地否泰陰陽亂焉,臟腑不調經脈之候病焉”,生成後的人類的本性,又與陰陽五行的運化相應,與天地合為一體,與陰陽混合一氣。
依此,“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一受人之形,若運轉而不能自止者,孰居無事推而行是哉,神實妙之”,考察其開始,本來沒有生,不但沒有生,也本來沒有形,氣變化而成有形體,形體變化而有“生”,人一旦受形,便運轉不能停止,是什麼在推動呢,是“神”的奇妙作用。
在由形變為“有生”的過程裡,“域於有生,百骸九竅,五臓六腑,體而存焉,是三者,有生之本也”,到這裡,人的形體與精神都得以生成。
2.形神的交互的原理(追溯至道氣與道性的即一即異)、損生、長生,形與神是相互關聯的,並關係到各樣的生命現象。
有形則有氣,有氣則有形,“觀夫萬物,未有有氣而無形者,未有有形而無氣者”,對入胎的眾生來說,“夫氣者胎之元也,形之本也”,氣為胚胎的本元,形體的根本。
在形神的相互影響裡,有正向的相互成全,也有負向的相互減損。“念我未生時,無有身也,直以積氣聚血成我身爾。我身乃神之車也,神之舍也,神之主也,主人安靜,神即居之,躁動,神即去之。”我們的身體以氣血的積聚得以形成,身作為“神”之車,還作為“神”的屋宇和主人,“所以形生而不敝者,以其保神也,全其形而不虧,神將來舍矣”,形體之所以沒有凋敝,因為保護著“神”,如果能形體保全而不虧損,則神將會來“安居”,如果身形躁動則“神”會遠離。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