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少則得,多則惑,是治療當代人的一劑良藥!
「少則得,多則惑」,老子智慧:是治療當代人的一劑良藥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經文的意思就是說,委曲便可保全,矯枉便可伸直伸;低窪便得充盈,陳舊便得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自我表現,反而更凸顯自己;不自以為是,反而是非彰明;不自誇邀功,反而有功勞;不自大自滿,反而能夠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麼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少則得,多則惑”——這句話真是治療當代人的一劑良藥。讓你選擇的機會多了,你就不知道該要什麼;而沒有什麼讓你選擇,你就能得到你面前的東西。坐公車,空位多你會困惑,不知坐哪裡舒服;而只有一個位置,你會毫不猶豫沖過去坐下來。擺在你面前的菜太多,你會困惑,先吃什麼好呢?菜少的話,你就饑不擇食了。我們現代人做事情誰不是貪多,家裡的傢俱要多,銀行的存款要多,擁有的財富要多,企業的利潤要多……現代社會可供選擇的機會太多太多,對人的誘惑也太多太多,在這些誘惑和機會面前,我們往往會迷失自己,不知作何選擇,陷於迷惑之中。
所以老子要我們不要貪多,還告誡我們不要自我表現、不要自我誇耀,不要自以為是。現代好多年輕人喜歡誇大其詞,結果往往招來大家的反感,所以難以在社會立足,難以成功。
好多人以為謙虛了、謙讓了、不與人抗爭了就是吃虧,殊不知“吃虧是福”,真的是福,因為這種人最容易被社會認同,最容易受到大家的喜歡,也會得到大家的幫助,這就正是老子所說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