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8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煉丹術 世上真有不死藥?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5-6 02:12: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煉丹術 世上真有不死藥?

人來到世上,都會面臨一個問題:總有一天,我們會死去,會離開這個世界。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古往今來,多少哲人的思考,多少文人的佳作,多少科學的發現,都從這裡產生,人們也早已把它作為自然的規律而加以接受。

然而,在中國歷史上,卻有不少人前赴後繼地向這個自然規律發起了堂吉訶德式的挑戰。


國人獨有的神仙信仰

很多人知道,中國古代有煉丹術,西方古代有鍊金術。二者之間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煉丹術的終極目的是要煉出長生不死之藥,甚至煉出吃了能成神仙的「仙藥」,這種「高遠」境界,顯然不是只追求煉出黃金這種俗物的鍊金術,所能比擬的了。

為什麼中國有煉丹術,西方只有鍊金術?歸根結底,要從中國文化中的神仙信仰說起。

現在的人們說起神仙,只是把它當個笑話講了,然而在中國古代,確實有很多人是實實在在相信有神仙的。

在戰國時代的歷史典籍中,《山海經》裡有多條關於神仙的記載,據說有個軒轅國,那裡壽命短的人可以活到八百歲,壽命長的人可以活到數千歲;據說在流沙之東、黑水之間,有山叫不死之山,那裡有不死之民,而他們之所以不死,是因為吃了不死藥。《戰國策》裡也有不死藥的記載。《列子•湯問篇》甚至給出了仙山的具體描述。

最先倡導神仙說的是一些有閒從事長壽煉養活動的方士。戰國時代,神仙思想已在中上層社會蔓延開來。倡導神仙說的方士,常常被稱為神仙家。

不光是這些方士,很多大思想家大文人,也對神仙情有獨鍾。大思想家莊子在他的著作里屢次提到了理想中的仙人:「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屈原的《離騷》、《九章》中也生動地描繪了許多仙人活動的場面。

中國古代的神仙說,也不全是空穴來風。比如《史記》所提到的東海「三神山」:「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這顯然來自於「海市蜃樓」的自然現象。我國山東蓬萊縣因其特殊氣候,可以經常看到渤海廟島群島的幻景。古代的人們缺少自然科學知識,難免就把海市蜃樓現象神化了。

說來奇怪,神仙思想在我國如此普遍,在其他國家卻是罕見。西方基督教認為,人的靈魂可以上天堂或者下地獄,但肉體註定是要死亡的;印度佛教也認為,靈魂可以轉世再生,但人壽終有盡,屍身不可留。唯獨中國的神仙道教大力宣揚,只要修煉道法,靈魂和肉體都可以長生不死,永留世間。世界各國都有神,唯獨中國才有仙。神是天上固有的,中國人卻認為,有神還有仙,仙是世間所出,是凡人所變。

《山海經》上記載了很多神仙故事。


向自然「仙境」尋求仙藥

既然神仙家說,凡人也能成神仙,難免就有很多凡人躍躍欲試。

在古代,自認為最有這個資格的,就是皇帝了——皇帝乃是受命於天的「天子」啊。

那麼,怎麼才能長生不老,成為神仙呢?

據說,戰國時期的方仙道又可分為三大流派。一是服食派,專以服食藥物以求長生不老。二是房中派,主要以房中養生為成仙方術。三是吐納導引派,講究導引服氣,以此長壽變仙。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也是第一個熱衷於追求長生不老乃至成為神仙的皇帝。當然,皇帝要通過後兩種途徑去成仙,實在太麻煩,於是,秦始皇非常希望通過服食仙藥達到長生不老。

在秦始皇那個時候,「煉丹」也許還沒有出現,至少是沒有普遍出現。那時的方士,主要是在自然界中尋找植物、動物或礦物,大量嘗試,希圖達到長生不老、飛騰成仙的目的。比如煉丹先驅安期生,就曾「食巨棗,大如瓜,合則見人,不合則隱」。

因此,秦始皇採取的方法就是派方士去尋找仙人,問得仙藥。他先後派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東海求仙人,遣使燕人盧生、韓眾等方士入海尋找仙人和不死藥。數年間,興師動眾,卻落得人財兩空,屢屢受騙。秦始皇惱羞成怒,抓來在京的儒生方士數百人,不問青紅皂白,「一坑」泄恨,造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坑儒」事件。但秦始皇仍不甘心,最後一次出巡時,又去東海邊,「登會稽,並海上」,祭拜山神海神,「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藥」。當然他還是一無所獲,反而在途中一命嗚呼了。

「人工合成」催生火法煉丹

方士們在失敗之餘,也在總結經驗。

既然自然界中找不到現成的,他們就嘗試「人工合成」。受中醫煎煮草藥的方法啟發,方士們開始嘗試水煮藥物,亦即水法煉丹,企望從「煮」中煉出長生不死藥。後來,他們又從「冶煉」技術中找到靈感,迅速崛起的冶金製造業告訴人們:熔爐里的變化確實奇妙,爐火燒煉的威力的確無窮。莫邪寶劍從中煉得,神仙妙藥何不就此為之?火法煉丹由此誕生並發展起來了。

煉丹術的源頭在哪裡,已不易考查。而《史記》中則記載了歷史上較大規模的一次煉丹活動。這是在「秦皇漢武」中的漢武帝的推動下開展起來的。

西漢皇帝漢武帝,文韜武略自不必說,他也和秦始皇一樣想長生不老。除了四處派方士求仙藥以外,他還多了一種手段,就是「煉丹」。

據《史記》記載,漢武帝登位初期,亦即公元前135年左右,方士李少君已在宮殿裡為皇帝煉丹了。顯然,李少君不是「煉丹術」的第一人。從司馬遷的記述中我們知道,李少君的煉丹方法大致為:用丹砂諸藥煉成黃金然後飲用此金以求仙壽。

當然,這裡的黃金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黃金,而是丹砂煉成的藥物。

為何要用丹砂來煉製仙藥?丹砂為什麼能夠煉出「黃金」?

對此問題,煉丹家們找到了許多理由。首先,丹砂具有高貴的朱紅色,因此,古人認為,天然紅色的丹砂是天地血氣所化,是生命永恆的標誌。其次,天然丹砂確實有養神益氣、明目清肝、潤肺止咳等醫療作用。第三,丹砂加熱後的變化非常奇妙。丹砂加熱可分解成水銀和硫黃,水銀和硫黃重新攪拌化合,適當加熱,又可復得紅色的丹砂結晶,在古人看來,這正喻示著「道」的往復。最後,人們早已觀察到丹砂與黃金共生的現象,即「上有丹砂,下有黃金」。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就很容易聯想:黃金是由丹砂變成的。

上述種種理由,便使丹砂最先成為「煉仙藥」的主要角色。「煉丹術」之名也由此產生,沿用至今一直未變。

隱士著書立說被奉為丹經典範

以往的方士們煉丹都是各自為戰,缺乏理論指導和總結。東漢時期,第一本為煉丹術立論的著作終於問世,名為《周易參同契》。作者魏伯陽,是名不見經傳的煉丹隱士。據推算,魏伯陽生活在公元100至200年之間,《周易參同契》當在公元150年前完成。

魏伯陽提出了鉛汞合藥說,並很快得以盛行。鉛汞學說確立後,煉丹家便把精力長期集中在鉛、汞這兩個系列的物質上,大做文章,積累了許多鉛汞化合物知識。後世歷代煉丹家都奉《周易參同契》為丹經典範,稱它是萬古丹經之祖,千種丹經之王。為它作注者代代不乏,出名的注本有四十餘種之多。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中國本土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到了漢朝後期,道教有教團產生,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從此,中國的煉丹術便與道教結下了不解之緣。「道以術立,術隨道興」,二者相依為命,相輔相成。

東晉年間,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煉丹家葛洪。

葛洪(公元284~364年),丹陽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出身士族大家庭。葛洪13歲那年,父親病故,適值兵荒馬亂,家中被洗劫一空,僅剩數十畝薄地。葛洪從小酷愛讀書,博覽群書使葛洪對神仙方術發生了興趣,他希冀以此調理自幼多病的身體。17歲時,煉丹大師鄭隱來馬跡山招徒,葛洪便投奔其門下。葛洪為人謙虛禮貌,聰明好學,很得鄭隱器重。正當鄭隱向葛洪講授辨藥、辨火、備爐等煉丹基本知識的時候,傳來了西晉王室內訌、諸王兵變的消息。鄭隱預測,天下將有大亂,故決定北遷霍山深處。葛洪難捨家人,不肯隨去。

不久,果然天下大亂,西晉八王互相殘殺。戰亂之中,葛洪也投筆從戎入仕,參與平定戰亂,然而社會的黑暗也讓葛洪心灰意懶,他幾次在入仕和求道之間搖擺,最終還是在赴廣西上任的途中,留在廣東的羅浮山,在山中修建了都墟庵,砌起丹灶,一心煉丹,以至終年。

葛洪一生著述等身,他最重要的著作《抱朴子》,《外篇》五十卷論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和如何治世經國,《內篇》二十卷論採藥煉丹、延年養生、修煉成仙的理論與方法。

《抱朴子內篇》為煉丹術取得了極大聲譽。葛洪以80歲高齡在山中去世。有人說,他是成仙了。

為「長生」不惜前赴後繼

唐代,李氏皇帝尊老子為「朕之始祖」,為「太上玄元皇帝」,大力扶持道教,「天下道觀總一千六百八十七所」,道教勢力大張。

煉丹術在強大勢力的支撐下達到了鼎盛之點。這時,各種煉丹理論層出不窮,煉丹方法花樣翻新,內容繁豐。

在朝在位、風流倜儻的文人才子也加入了煉丹大軍。唐代最有名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熱衷於煉丹。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這是李白晚年的自述。據考證,李白在青少年時代就愛好神仙之道,經常與道士交遊。後來,李白也熱衷於服食丹藥,據說他的去世也與服丹有關。

生性謹慎的杜甫也被葛洪、王喬煉丹成仙的「事跡」所吸引。他曾到處尋討丹砂靈芝,以求長生,作詩曰:「濁酒尋陶令,丹砂訪葛洪。」白居易更是在謫居江州的時候,在廬山深處親自起爐煉丹。

唐朝的皇帝更是個個熱衷於煉丹、服丹。政權略為安定,唐太宗李世民就招來一批煉丹道士為他合煉長生大藥。太宗之死也與服丹慢性中毒有關。唐高宗迷戀仙丹的程度比他的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繼位後,他就下令廣徵方術道士,入宮合煉黃白仙丹。一次就招來煉丹道士一百多人。仙丹終於煉成了。唐高宗貪多務得,結果急性中毒暴亡。高宗之後,憲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均因貪服仙藥而喪命,可以稱得上是「前赴後繼」。

有趣的是,這些天子繼位之初,都有清醒的頭腦,大罵迷惑先輩的煉丹道士,「輕懷左道,上惑先朝,醫方不精,藥術皆妄。俱是奸邪,罪當誅殺。」可是他們自己上了位,也忍不住派人查訪煉丹名士,將他們請入宮中合煉神丹,並且振振有詞說:「今已覓得真人,非前偽道士可比。」

盛唐三百年,煉丹大盛行,服丹大檢驗,結果死傷無數,敗者萬千,充分暴露了煉丹術的荒誕與危害。自此之後,煉丹術已是江河日下,雖然明朝一些皇帝也曾故態復萌,依然貪戀仙丹藥,但造成的惡果只能使煉丹服丹更加惡名昭彰。至清代中期,煉丹已基本絕跡。

(華龍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9 00: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