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5-8-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02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1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今年立夏不一般,2俗日相遇,3件事要注意:先人經驗總結,早了解
2023/05/04 來源:剎那高光
公曆5月6號,也就是農曆三月十七下午兩點十八分,當太陽黃經到達45度的那一刻,立夏節氣就到了。今年的立夏節氣有點特殊,兩大俗日相遇,要注意三件事,先人的經驗總結。
1·季節流轉為五行更替
干支曆法用節氣來確定月份,以立春節氣為一年之首,把太陽的運行周期用二十四節氣表達出來。用「四立」區分一年四季,以「二分二至」分開大地陰陽。
「四立」之中,立春是春季的開端,立夏是夏季開端,立秋為秋季開端,立冬為冬季開端。而每個季節都有三個月,前兩個月代表季節力量的生長、盛衰的過程,後一個月代表季節的交替和輪轉。
一個月里又有一節一氣,比如立春到驚蟄是寅月,立春為節、雨水為氣;驚蟄到清明是卯月,驚蟄是節,春分是氣等。一節一氣合稱「節氣」,節和氣又分別有三候。
《黃帝內經》中說: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
每天十二個時辰,五天剛好六十個時辰,也就是一個「甲子」循環一周,五行運行一周物候就會發生變化。
所以五天一候,三候一氣,六氣共90天是一個季節,四個季節就是一年,於是,年、時、氣、候各自遵從它們所治的「令」,呈現出大地上不一樣的變化。
比如立夏三候就分別是:先五天螻蟈鳴;再五天蚯蚓出;後五天王瓜生。如果這些該有的「候」沒有出現,那就標誌著異常與不順。
正如《逸周書》中所說:螻蟈不生,水潦淫漫;蚯蚓不出,夏季不順;王瓜不生,百姓受困。
一年四季里的春暖花開、草木葳蕤、成熟收斂,和歸藏休整,也就在這一候、一氣、一時中悄然輪轉,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滯後或提前,都會帶來一連串的不正常反應。(上幾篇中已寫)
2·今年立夏兩俗日相遇
三合天醫日:今年立夏交節在農曆三月十七下午的兩點十八分多,在這個時間點之前還屬於辰月,而辰月的子日就是天醫日。
天醫日源於地支三合,所謂「三合」反映的是一種自然之力從開始到旺盛再到衰敗的過程。比如水生於申,旺於子,歸於辰,就是申子辰三合水。
而所謂的天醫日,就是把不好的恢復成好的,把病的恢復到還沒病的狀態,也就是說把力量回歸到原來的狀態。
就比如水到辰就入了庫再也沒有活力,如果水能退回到子,那就還處在「旺」的狀態,也就是「病」好了,一切都恢復如初。正如古籍《歷例》中說:天醫者,能使萬物復生,損而復益。
申子辰三合水,子在辰的後面,所以辰月的子日就是天醫日,古人認為「天醫拱照,可為良醫」「天醫現世,無絕疾」,所以天醫日是求醫治病的好日子,但要在下午兩點十八分之前,因為過了這個時間之後,就屬於巳月了。
同時甲子日本身就是天恩日,是大自然對人類施恩又不求回報的日子。上天對大地的恩賜最深重的就是下雨;對人類的恩賜莫過於強健。所以這天是求醫的好日子,也是容易下雨的日子。
立夏坐雄甲:今年的立夏節氣交節在三月十七,是甲子日。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一一搭配就產生了六十個組合,每十個組合為一組,每組都以「甲」日為首。
分別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和甲寅,每個甲日管著後面的十天的天氣,所以民間有「甲頭有雨,十天難晴」「甲日無雲,一旬少雨」的說法。而甲子又是「六甲之首」,會影響到後面的60天。
並且《五行書》中還說:甲日逢單為雄甲,遇雙日為雌甲,並稱「甲日雨妨農事,若遇雌甲則無妨」。認為遇雄甲頭下雨,代表雨大、下得時間長;如果是雌甲就會好很多。
三月十七是單日子,所以這天就是「雄甲子」,如果這天有雨會下得比較大,時間比較久。此時正是小麥揚花、油菜成熟待割的關鍵時刻。
小有雨水可滋潤,長時間下雨就容易影響小麥結籽,以及造成油菜等的倒伏,會影響最終的收成。
3·不做三件事
一是不登高、不涉水:從立夏開始進入巳月,巳月建巳,巳月的子日就是危日,危的意思就是兇險和不安全,所以危日不適合登高、涉水等;
二是不歸家:三月的子日也是歸 忌日,是在遠方的遊子不適合回歸的日子。《廣聖歷》中稱:歸忌為月內忌神,其日忌遠行,歸家,移徙等。三月的子日也是黃沙日,也是最忌遠行和入宅的日子。
三是不嫁娶:巳月以午日起青龍,到子日就是白虎。白虎屬金,位於西方,是主殺伐肅殺的兇惡之星,最不宜嫁娶。在這種日子結婚,等於是從一開始就把矛盾、爭執、不合等帶入了婚姻當中。#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