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書籍介紹─「氣功心法」之練功要訣:正大光明 作者:(孔憲德)
書籍介紹─「氣功心法」之練功要訣:正大光明
作者:(孔憲德)
古往今來,凡有上乘功夫的氣功鍛煉者,在練功的同時,都非常注意涵養德性、陶冶情操。他們認為,練功與修德,二者是緊密聯繫、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的。
常言道:修德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古人說過;“只知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練精、練氣屬於修命,練神屬於修性、修德。性為陰,命為陽,只修陰,不修陽,即有“牝雞自卵,其雛不全”之弊。
氣功界還有這樣的話:練功不修德,容易走火入魔。這又強調了練功不修德的弊病更甚于修德不練功。因此,對一個氣功鍛煉者來說,練功、修德二者不可偏廢。
氣功鍛煉有素者由於陰陽調和、氣血和暢、經絡疏通、真氣充盈,導致情緒穩定和精神愉悅。這種身心安泰的氣功功能態有利於和睦家庭,也有利於淨化社會風尚。
一個氣功鍛煉者要達到最佳氣功功能態,又必須以德為統帥,以德為指導。涵養德性、陶冶情操做得好不好,也會對練功發生深刻的影響。
古人又有“德為功母”、“以德培功”之說,認為德是功之本,德是功之源。基於這種認識,道教養生家強調“未煉還丹先煉性”,就是說在學練氣功之先,應當煉性、煉神,涵養好本性。可見,修德並非與練功相脫離的勸善說教,它本身就應當是練功的重要內容。
煉精、煉氣,古人總結了許許多多神功妙法,今人也有不勝枚舉的發明創造。“法無優劣,契機者妙”。人們盡可以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功法來修煉。至於如何煉神修德,一般人覺得這比較抽象,缺少具體方法。這裡,我向氣功愛好者們推薦一些煉神修德兼練功的方便法門。
中國有句名言:“要正大光明。”我是把“正大光明”這四個字既當作做人的準則,又當作練功的方法來對待的。平時,想到這句話,便產生一種莫名的力量。
(一)正
包括正念和正氣兩個方面。古人說;“夫氣者主心,心邪則氣邪,心正則氣正。”正念出正氣,邪念出邪氣。科學實驗證明,良性意念可以促進細菌繁殖。相反的意念則可以殺死細菌。氣功師的一個好念頭能使他人舒服愉悅,疾病得到治療,反之,讓邪念主宰頭腦,他發出來的邪氣會給別人帶來傷害,這充分說明,樹立正念是何等的重要。
古人把為公作為修道的規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今天,為公就是為人民服務,為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服務。
我們這裡說的正氣,是在正念指導之下通過內省功夫,調和意識思維活動而得的正直無私之氣。“元氣有限,人欲無涯”。人的元氣靠保養。練氣功可以增益元氣。一個人的元氣畢竟有限,而欲望則無窮無盡。欲念一起,邪火(陰火)內生,就會戕伐元氣,使得陰陽失去平衡,導致疾病發生。
我們明白了以性伐氣的危害,就要時時注意修身養性,做到清靜恬和以保養心神。“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古代醫家的養生名言。有人以為宣傳了消極悲觀、無所作為的觀點,這其實是誤解。須知古代醫家正是通過有所不為來達到有所為,這是完全合乎辯證法的。
(二)大
古今有不少有名的氣功師,心胸不夠寬大,愛慕虛榮,忌妒賢能,看到別人比自己更有名望,便要爭鬥,最終氣死在名利場上,氣功界的內耗給我們留下多麼深刻的教訓。因此說,在培養正氣的前提下,還要注意培養大氣。
孟子有句氣魄雄偉的話,“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他主張養浩然之氣應“配義與道”並且“以直養”,即從主觀精神上保持道和義,並且以這種正直的心理去培養,便能理直氣壯,無不畏懼,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否則,心中有虧,理歪則氣餒,心存疑惑,大氣便難行。看來,孟子是十分強調正氣對大氣的培益作用的。
古代有許多氣功養生家的氣可謂大矣。莊子說,“我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其氣之大,無以復加。孟子亦論其浩然之氣曰,“至大至剛”,“塞乎天地之間”,一點也不遜色。他們都為後人描述了自己把個體溶入自然的真實體驗,指出了一條應該踐行也能夠踐行的有效途徑。
怎麼練大氣呢?
⒈ 按通天地之氣
接通天地之氣的方法說來也很簡單。在練功開始時,按通常要求做好預備姿勢後,想一想左腳,想到氣從大腳趾開始向小腳趾移動,經腳後跟再回到大腳趾,逆時針(向左)轉一圈,腳心氣往下鑽,把地氣接上;然後想想頭頂,想到頭頂心的氣也逆時針轉一圈,氣往上頂,便把天氣接上了。天地氣都接上以後,再想想天地之精華,貫我之氣血,貫到全身的氣脈、血液、體液、細胞、淋巴液、骨骼、骨髓和五臟六腑中去。這樣練功,有天地氣幫忙,力量就大了。
⒉ 練天心大法
練天心大法是指以自己的天心去合宇宙的天心。自己的天心在印堂,宇宙的天心指日和月。要把自己的天心看作金鑾殿上皇帝的寶座,先想想這個寶座莊嚴、明亮、有力,放射出光芒,再以自己的天心去合上宇宙的天心即日和月,把自己的天心之光和日月之光融為一體。久習此功,自己的印堂會發熱、發麻、發紅光,全身也出現金華之光,甚至自己整個人都似乎消失了。練天心大法是借助日月之光來開發自己的潛能。
⒊ 觀想
站樁或靜坐時想像自己的身體大如房、大如山、大如海、大如天地。意念中我就是天地,天地就是我。
練功者要把觀賞物件當作一面鏡子,鏡子中出現了美好的我。例如,看到龍華寶塔,千萬不要著想著我在觀賞寶塔,而要想像寶塔在盡情地看著我。我就是寶塔,頂天立地,雄偉屹立,不偏不倚。我的雙腳是那塔基,扎扎實實安放在大地上,於是,地氣就接上了;我的頭頂是塔尖,百會穴被頂開,天氣也接上了;我的脊椎骨呢,一節一節組織得那樣緊湊嚴密,宛然就是那十多層的寶塔,一層一層銜接得那樣天衣無縫。
有時看到復旦大學某棵樹特別好,就站在它面前,心想“我就是你,和你小卜相印,融合貫通。”看到某朵花開得特別鮮豔,就把它放在心裡,使自己心花怒放,舒服得很。就這樣一次次地吸收,日積月累,如來如來,在不知不覺中功夫就來了。
⒋來氣
練功到一定程度,可以學習采氣,以加速體內真氣的培益。采氣可以采樹木之氣,采山河湖海之氣,采日月之氣以至銀河系之氣。采氣的具體方法後面將另辟專題詳述。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方法之外,我們平時常念念孔子的名言“巍巍乎,唯天為大”,常念念孟子的名言“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很有好處。說不定有那麼一天,你會突然發現自己變得胸襟開闊、氣勢浩大!
(三)光
氣功鍛煉者往往習慣於比誰的氣大,其實,練光比練氣層次更高。
現代科學儀器發現,人體是一個發光體。
練功有素者可以看到別人和自身的光。他們發現人體之光有赤、橙、黃、綠、青、藍、紫、白等等之分,古籍中記載,有的人體之光似“白雪”,有的如“黃芽”,有的仿佛“紫氣東來”,有的則是“金光照體”,還有的是五彩繽紛,煞是好看。更為奇特的是,有極少數得道高僧和高級氣功師頭上嚴然有著一塊“大圓寶鏡”,光可鑒人。
雁蕩山曾有位高夀的法師說過:一個人做了好事,身上留下一點紅光,倘做了壞事,則留下一個黑點。
有特異功能的人往往發現,一個人有牢獄之災,身上會有黑的兇惡之氣;多災多難的人則有灰氣,得道高僧往往是紅光滿面,金光照體。
可以說,人體之光是否明亮,是健康與否的標誌。身上有光的運動,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怎樣練光呢?雁蕩山老法師為練功者指出,修德是練光的重要途徑。
下面再介紹一些具體方法。
⒈常轉
常想到自己的膻中穴有個卍(讀梵)字,10個手指頭和 10個腳趾頭上都有個卍字;這些卍字在放光轉動。常這樣做,能使自己有定力,還能開發智慧。
⒉調節五臟六腑和脊椎之光
心臟是要放紅光的,紅光暗了必有病變;肺放白光,說明肺很健康。著心肺有病,最好常常想到“心紅肺白”因字。這是一種簡便的自我療法。此外,還要常想到黃色的脾和胃,綠色的肝和膽,白色的大腸,黑色的腎和膀胱,紅色的三焦和小腸,還有紅色的脊椎,而包在整個身體外面的則是一圈金華之光。無論練功還是治病,都要對症用光,恰當地用不同的光去照不同的部位,把五臟六腑和脊椎之光調節成有序而又漂亮的圖案。能照此辦理,定能百病全消。
(四)明
明有豐富的涵義。其一指光明、明淨、純潔,沒有雜念,沒有污垢,沒有混濁之氣。其二,指有智慧,有大智大慧即圓滿智慧。其三,指明心、悟性,意為破除一切貪、瞋、癡,即破除無明煩惱之暗。
祛病強身、延年益壽固然是練習氣功的直接而又重要的目的,而開發大智大慧應為更高層次的目標。高明的氣功師必定是智慧式而不是工匠式的。
人生最寶貴的是什麼?應是追求智慧。所謂智慧,有別于聰明與天才,乃是由那光輝圓滿的靈性所流露出來的一種領悟力。有了這種領悟力,則萬事萬物在它之前,了了分明,無所遁形,所以它能領悟一切真理而無所遺漏。聰明偏于感官的發達,不如智慧之圓滿與深沉;聖哲固然多具天才(某方面的天賦),但天才究竟比不上智慧的全面與完整。
智慧是諸德之母。不智之忠是為愚忠,不智之孝是為愚孝,不智之信是為迷信,不智之愛是為癡愛,不智之仁容易被人利用,不智之勇往往自招其禍,缺乏智慧之果斷名為武斷,缺乏智慧之堅定名為頑固,精進而缺乏智慧可能愈精進而入邪愈深,創新而缺乏智慧往往只是表面功夫,換湯而不換藥。
直觀有時稱為直覺,是一種心靈中高度的悟境,超五官和意識的感受,直接與宇宙之實體合一。這裡說的直觀,可能就是愛因斯坦指出過的不借助概念來完成的意識活動。可以說,能夠直觀,是練功者運用意識所能達到的上乘功夫。
錢學森教授很讚賞佛家“定能生慧”的觀點。
通過靜定來開發智慧,激發人體潛能,是儒、道、佛三家氣功以及印度瑜伽的共同點。無上智慧,必由定發。《易經》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是說,要想徹悟宇宙萬物交易之理,必須要無思無為,停止一切念頭與行為,達到寂然不動的境地,才能感悟、通達天下事物的道理。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