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孩子夜間尿床不是長大就會好! 「睡前注意這些事」乾爽整晚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6-8 03:14: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孩子夜間尿床不是長大就會好! 「睡前注意這些事」乾爽整晚

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3.06.07 18:00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尿床是兒童很常見的症狀,但家長常以為「尿床長大就會好、尿床是孩童調皮搗蛋的表現方式」,這樣錯誤的觀念往往造成孩童的心理壓力增大,進而影響治療。根據統計,大約7%的小學生、1.5%的國中生、1%的成人有尿床的困擾。

泌尿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    男生好發率高
世界兒童尿失禁協會對尿床的定義為五歲(含)以上的幼童,夜間無法經意識控制而漏尿,而「夜間多尿」、「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大腦覺醒中樞異常」則為三大容易造成尿床的原因。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楊緒棣副院長提到,孩童在成長過程中,泌尿神經系統會慢慢發育成熟,要是泌尿神經系統未完全發育,大腦與膀胱的連接就容易失誤而造成尿床,且男生好發率為女生的兩倍。

先寫「小便日記」推估膀胱功能    以便對症下藥
楊緒棣副院長表示,大部分的孩童從六歲開始參與社交活動、建立人際關係,因此尿床的黃金治療期在六歲,家長帶孩童來看診前,可以先透過「小便日記」紀錄孩童兩天的時間、喝水量、排尿量、排尿狀況,藉此讓醫生推估小便製造量、膀胱功能是否正常。

看診時再安排非侵入性的尿流速圖、膀胱餘尿檢查排尿狀況,透過上述檢查將尿床分為「單一症狀尿床」、「非單一症狀尿床」。單一症狀尿床會先以行為治療約束孩童的飲食、生活習慣,若治療無效再使用抗利尿激素或抗乙烯膽鹼藥物治療,治療成效近九成;而非單一症狀尿床則可能伴隨泌尿道感染、便秘、打鼾等症狀,需長期觀察、依症狀採用藥物或手術治療。

夜間遺尿有解 日常飲水量要注意
飲水量、飲水時間是造成夜間遺尿的主因之一,每位孩童依照體重有不同的小便製造量,而小便製造量約莫等於孩童一天的飲水量,舉例來說,以正常標準來說,每1公斤需排出30-40C.C的尿液,因此30公斤的孩童,一天的小便製造量需要達到900-1200C.C,飲水量也須控制在此範圍內,避免因飲水過量造成尿床。

楊緒棣副院長提醒,想要減少尿床的次數,家長須依孩童體重控制攝水量、睡前兩小時不要喝水,更應以鼓勵代替責罵,讓孩童有健全的心理,以增加治療成效。而若是每週尿床四次(含)以上、有日間尿失禁或者到國中還在尿床者,就應盡速就醫尋求適切的治療之道。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7 11:19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