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用藥資訊] 「這些藥物」會使中暑風險增! 食藥署:預防措施要做好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6-16 00:42: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這些藥物」會使中暑風險增! 食藥署:預防措施要做好

食藥署表示,有些特定藥物也可能增加中暑風險。如:三環抗憂鬱劑、抗組織胺、乙型受體阻斷劑、利尿劑及甲狀腺補充劑等;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炎炎夏日來臨,對熱愛從事戶外活動的民眾而言,是個期待已久的季節,但隨著氣溫上升,中暑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對此,食藥署表示,有些特定藥物也可能增加中暑風險。如:三環抗憂鬱劑、抗組織胺、乙型受體阻斷劑、利尿劑及甲狀腺補充劑等。若有使用上述藥物,應進行相應的預防措施,如:保持足夠的水分補充及維持室內通風等。

食藥署在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針對中暑進行解釋,中暑是由於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下,人體無法正常散熱,再加上脫水和電解質不平衡所導致的狀況。這時留意水分補充及選擇在一天之中較涼爽的時間外出就成為降低中暑風險的關鍵,但仍有特殊情況,像是有些特定藥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增加中暑的風險。

食藥署指出,部分治療偏頭痛及過敏的藥物,會促進血管收縮,進而影響流汗的散熱作用。而一些藥物具有抗膽鹼作用,會抑制腺體分泌、減少流汗,如:三環抗憂鬱劑、抗組織胺。

此外,食藥署也提到,常用於治療高血壓和心臟疾病的乙型受體阻斷劑會影響皮膚血流,降低散熱功能;利尿劑的使用可能增加脫水的風險;而甲狀腺補充劑則可能刺激新陳代謝,增加身體熱量產生。

因此,食藥署提醒,若有使用上述可能增加中暑風險的藥物,可以諮詢醫師或藥師,並進行相應的預防措施,例如:保持足夠的水分補充、維持室內通風以及做好防曬等,切勿自行調整或停用藥物。

中暑急救5步驟

另,食藥署補充,若面對中暑患者,可以透過急救5步驟,能用來降低中暑帶來的死亡風險,步驟包含:

1、陰涼: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

2、脫衣:鬆開衣物以幫助通風。

3、散熱:於皮膚灑水、扇風幫助降溫,可使用冰袋至於頸部、腋窩或鼠蹊部。

4、喝水:補充含鹽分或含電解質的冷開水,不要使用純水。若患者意識不清,則應避免飲水。

5、送醫:盡快送醫。

來源:自由健康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21:5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