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8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小伙奇遇考中官員為民除害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6-23 04:16: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民間故事:小伙奇遇考中官員為民除害

2023/06/18 來源:民間故事集錦

現在,許多家的院門、房門背後安著個門插關兒,關門時插上,開門時拔出來。據說,從前門上沒有這裝置,就是用一根一頭帶雙丫的木棍,將兩扇門對嚴實後,拿木棍的雙丫一頂,就算關門了。

頂門棍是咋變成門插關兒?這中間有一段故事。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大比之年,朝廷開科取士,天下舉子都進京趕考。

有一位窮書生,苦讀多年,也想到京城碰碰運氣。他告別家人,孤身一人上了路。




這天,他為了趕路直走到老爺兒下山,才趕到一個小村里,想找個店,沒有。又累又餓,再往前去又怕天太晚了。正發愁,見道旁一個小門樓下,站著一位老頭,上前施個禮,央求行個方便。

老頭像是有點為難,半晌才說:「我有心留你,不知你膽大膽小,你要是膽大,就在我病兒子那屋將就一宿。如果膽小,你就上別家!」

書生一想,這會兒還上誰家呀,說:「我從來不知道啥叫害怕,就讓我跟您公子在那屋打擾一夜吧。」老頭領著書生一邊往裡走,一邊告訴他:「我這兒子,一個月前中了邪,每晚都有妖精來纏磨,僧道巫醫找了不知多少個,可就是治不好,現在只有臥床等死了。」書生聽了,也有點發毛,到底年輕氣盛,也想看看妖精啥樣。

老頭給他弄點飯菜吃了,領他進了一間屋裡,點上燈就走了。書生一打量,果然有個小伙子睡在床上,臉色也不太難看,就是挺瘦。他把行李放在靠牆的一條春凳上,心想就在春凳上睡一宿。

書生把外屋門用丫巴棍頂好,回來想就著燈光讀一會兒書。忽聽窗外一陣風聲,床上那小伙子說:「胡五兒又來了。」書生剛想問他胡五兒是誰,就聽屋門外一個女子的聲音:「丫把棍兒,開門!」外屋裡答了一聲:「哎-」屋門「哐啷」一聲開了。

書生一抬頭,一個年輕俊秀的女子已經站在面前了。書生壯著膽問:「這一女子,你深更半夜的到這,為何事呀?」




那女子向書生施了一禮說:「縣太爺,我已經等你一個月了。」

書生說:「快別這樣稱呼,我不過是一個書生,你等我有啥事?」書生這會兒不覺得害怕了。

女子說:「憑你的人格文筆,這一去一定榜上有名,中個進士,我再暗中略施小計,你就能到我家鄉小縣做父母官。我有一事,自己做不成,可在你不過舉手之勞,做了這件善事,你還會交好運。」

書生說:「你說啥事吧,我能辦到一定幫你辦。」

女子說:「這事非你不可。這會兒你也甭細問。丫巴棍兒都知道,到時候它會告訴你。我從此隱入深山,永不到人世來了。」說完,又施一禮,出門走了。

這書生被說糊塗了。看看床上的小伙子,睡得挺香,聽聽外面啥聲音也沒有了。這是咋回事呢?愣了會兒神,想起來了,他也在屋裡喊了一聲:「丫巴棍兒。」外屋馬上答應了一聲:「哎-縣太爺。」他端上燈,邊喊邊找,原來是頂門的丫巴棍兒說話哩。

書生覺著新奇,把它拿進屋,兩個一問一答,說起話來了。

丫巴棍兒說:「我原來長在深山裡,有個樵夫,常在我身邊歇腳,他見我長得喜人,有話對我說,有眼淚對我流,我身上也有他的血。日月星光一照,天長日久,我一下子靈透起來。可沒容我成材,就被別人當柴砍了賣給這家,老頭把我修理成頂門棍了。」

「方才來的那女子是咋回事?」

「她呀,是個狐狸,心地倒挺好的。她的事一時半會兒說不完,您先歇著吧,明天好上路。您只要把我帶在身邊,我會慢慢告訴您。有事問我,還能給您出點主意。」又囑咐書生,明天臨走時,話得咋說,要啥東西。

第二天早晨,書生老早醒了,那床上的小伙子也起床下了地。老頭進來一看,大吃一驚。一問兒子,兒子說:「夢中她告訴我了,見了這位,就再不來了。」老頭兒細看兒子,精神飽滿,行動利索,說話響亮,和沒病時一個樣,對書生千恩萬謝,說一定要好好酬謝酬謝。

吃過早飯,書生就要告辭,說了些感謝的話。老頭取出幾百兩銀子,要書生帶上做盤纏。

書生說:「我盤費足夠,帶多了反而招災。老伯若一定不讓我空手出門,我想討兩樣東西,做個紀念。」

「那您別客氣,只要我有,幾樣都行。」

「您這頂門的木棍,我想帶它路上做個伴兒。」

老頭說:「這算啥,我給您另找個好的吧。」

「不,我就要它了。」

「行,行。還用啥,只管說。」

書生說:「再要嘛,恐怕您捨不得給我。」

「嗨!這說到哪兒去了,您救了我兒子,我還有啥捨不得?說吧。」

書生說:「我自幼愛書畫如命,我知道老伯家藏有八軸古畫,懇求老伯割愛。」

老頭心想,我家傳的古畫,連兒子都不知道,他咋會知道?想說沒有,他已經說破了;想說不給,大話出口了。轉念一想,不過是堆破舊紙片,就給了吧。

畫取來了,用麻繩捆著,又破又舊,又黃又黑,又是蟲眼,又是塵土,書生接過一看整八軸,小心包好裝進書囊,然後告辭,手拿丫巴棍兒上路了。




書生進京,一連三場考完,發榜一看,果然中了進士,放任河南某縣去做知縣,立刻走馬上任。果然都應了那女子的話。

上任路上的第三天,丫巴棍兒告訴他說:「大人,你這一去就先辦那女子所託的事吧。」

知縣說:「那胡五兒到底是咋回事,你還沒告訴我呢。」

「這縣裡有座大山。山中有九個狐狸精,就是胡五兒她們姐兒九個。胡五兒摯誠心正,勤修苦煉,從來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她的四個姐姐四個妹妹就不然了,到處興妖作怪,害死百姓無數。以往到這個縣的縣令,大多數愛色不要命,貪歡不務正。只要新縣令到任,這姐八個定來衙門見官,迷得縣官骨酥肉麻,神魂顛倒。她們輪流陪縣官玩樂,日夜鬼混,最後把縣官玩得乾柴棍兒一根,她們偷偷地吃,不見血,不留屍。所以這縣的縣令不斷出缺,朝廷也不查問,只是不斷派官來送死。

「這胡五兒多次勸姐妹們改邪歸正,可她們不但不聽勸,反而忌恨在心,還把五兒狠打一頓,關進洞中,要把她整死。五兒冒險逃出來,決心為天下除害。經過明察暗訪,訪到古畫,她又不敢動,見我有些根基,又知您為人可靠,這才定下這個計策。快去吧,今晚到地方就得見真章呢。」

這一席話,說得知縣大人心裡打鼓,忙問:「那得咋辦呢?」

丫巴棍兒說:「只要大人一心秉正,立下為民除害的志向,見了這群美女,骨頭別軟,心神別亂,按我主意辦,還真不費吹灰之力。」接著,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縣官心裡才有了底。

午後到了縣衙,草草安頓,簡單用飯後,老爺兒就落山了。縣官吩咐衙役將大堂點起明燈蠟燭,自己穿好官服,戴上烏紗帽,將古畫的繩帶解開裝在袍袖裡,手扶丫巴棍兒,斂斂心神,端坐在大堂上,命衙役們都躲在屏風後頭。衙役們都納悶,這位縣太爺要幹啥呢?

工夫不大,丫巴棍兒說:「大人留神,她們來了,千萬別慌,讓她們走近點兒。」話音沒落,就聽大門外傳來一陣女子唧唧呱呱又說又笑的聲音。




縣官抬頭一看,八個妖艷的年輕女子已經進門,直奔大堂。

前面的女子先施一禮,說:「大老爺,我們姐幾個聽說老爺到任,來給您接風洗塵,請老爺賞臉。」縣官坐著沒理她。

第二個又說:「老爺一路勞累,快到後廳讓我們姐妹陪您飲酒取樂吧。」縣官還是不理。

又一個出來說:「喲,這縣太爺還拿啥架呀,知道您沒帶家眷,我們來陪陪,您看我們哪個不像仙女似的?來,咱們攙老爺進後堂去。」說著走上來拉縣官的衣袖,其餘的也向公案靠近。

縣官猛地把兩隻袍袖向空中一甩,把古畫甩出去了。

縣官這一甩袍袖,把這群女子嚇得一愣,原來每軸畫上畫著一隻鷹,那幾個女子被老鷹一對一地捉住,大堂上一陣「噢噢」的野狐狸怪叫聲。就見那些鷹的鐵嘴頭,向那些女子的眼睛、鼻子亂啄亂擰。工夫不大,女子不見了,鷹也飛走了,地上留下七隻狐狸,七灘血跡。縣官一數,糟了,有一隻狐狸逃出去了。一摸袖筒,有一軸畫沒甩出去。

丫巴棍兒說:「大人,它既然逃出去,總有露面的時候,這畫千萬收好,總有用上的時候。」縣官命衙役出去打掃大堂,又命人把狐皮剝下來,塞滿了草。後來縣官用這七張狐皮做了一件皮襖,穿在身上冬暖夏涼,雨天身上不落雨,雪天身上不落雪花,這是寶衣呀,縣官不敢自個用,派人進京獻給了皇上。

一晃,這個知縣在任三年,清正廉明,地方上平安無事。

忽然一天晚上,皇上來了聖旨,傳縣令連夜進京。丫巴棍兒說:「大人這次進京可別忘了帶我,大人要高升了,我也有出頭之日了。」

縣官就問:「這話從何說起呢?」

丫巴棍兒說:「三年前逃走的那隻狐狸,已經進了皇宮,正等著要吃你的心呢。」接著,就講了這隻狐狸的以往經過。

原來,那天逃走的狐狸是九妹,她腳不沾地一口氣地跑到東海岸,決心要報此仇。

她見海邊有一條打魚小船,船頭站著一個漁翁,正在那兒看她,她假裝哭著向海里一跳。

漁翁連忙過來將她救起,「九妹」認了漁翁為乾爹,爺倆在船上度日。




漁翁每天按「女兒」指點的地方去打魚,打的魚比以往又多又好,賣得又快,漁翁挺高興。

「女兒」又讓乾爹用錢買些紙筆顏色兒,她每天在船艙畫畫,由乾爹拿到集上去賣。賣畫比賣魚得錢還多,又省得出海撒網,漁翁更是高興。

這女兒選了一張最好的紙掛在艙里,照自己的模樣畫起美人圖來。她是颳風不畫,下雨不畫,陰天不畫,只在最好的晴天,最順心的時候,才畫幾筆,一直畫了三年,一幅少女遊春圖畫成了。

這天,女兒把畫交給漁翁去賣,囑咐乾爹:「千萬別賣賤了。」

到市上,人人圍著畫爭著要買。漁翁是少了五百兩銀子不賣!最後,一個富家少年狠了狠心說:「我買了,認著一輩子不娶,每日看看也願意。」

這個少年拿著畫兒回去,看個不夠,饞得百爪撓心。忽然一陣大風把畫兒吹出手去,緊追慢趕,越刮越高,轉眼無影無蹤了。這是船上九妹使的法兒,少年白扔五百兩銀子只好認倒霉。

這畫兒隨風一直飄進皇城,皇上正坐在殿上聚會文武百官議事,只見半空飄下一張畫兒,端端正正,舒舒展展落在龍案上。

皇上一看,畫上美人這個漂亮,咋看也看不夠。又想:這分明是上天命我照此圖選妃呀!馬上傳旨,派心腹大臣按圖察訪,一定得找到這個美人。

這個大臣領旨出了皇城,到處尋訪。不多日子在海邊碰上了。其實,九妹知道這個大臣要來,早在船上等著呢。大臣在岸上看看圖,看看她,面容衣著分毫不差,就是她!讀了聖旨,帶上漁翁、美人回朝交旨。

皇上自從得了這個美人,百倍寵愛,言聽計從,三宮六院的嬪妃都成了配搭。這美人也會使手段,哄皇上高興。看看皇上已在掌握之中,開始想招兒,要設計報仇了。

有一天,美人病了,不吃不喝,不梳頭不洗臉,手捂胸口,流眼淚。皇上命御醫調治,美人說無藥可治。皇上看這病中的美人,比沒病還嬌媚,又是可憐,又是心疼。忽然想起一件寶貝來,說:「愛妃,你興許是受了風寒,我這有件皮襖,你穿上暖暖說不定就會好了。」命人將知縣獻給他的那個狐皮襖取來,給美人披在身上了。

美人一見就認出來了,那是用她姐姐們的皮做的。她恨得牙根兒直痒痒:好狠的縣官,害死姐姐不算,還剝皮做了襖進給皇上。她馬上昏過去了。

皇上急得抱住美人直叫。美人醒過來,就勢在懷裡撒嬌,哭著說:「賤妾再不能侍奉萬歲了。」皇上抱住她,也哭起來:「美人,朕不能沒有你,你這病到底怎樣才能治好,你快說。」美人說:「心病還得心藥治,賤妾心疼病,是由仇人而起,若能吃了仇人的心肝,病就能好,還能侍奉萬歲到百年。」

「快說,你的仇人是誰,現在在哪兒?」

「我的仇人就是獻皮襖的知縣。萬歲要捨不得你的臣子,我就死在萬歲面前。」

皇上一咬牙:「小小七品縣令有得是。」立刻傳旨,調那縣官火速進京。

縣官聽丫巴棍兒說了一遍,一起商量好對策,起身進京了。

皇上聽說縣官到了,覺得反正你逃不出我手心去,召到金殿,當面說清。縣官心裡有底,就說:「萬歲讓小臣死,小臣理應從命,只要娘娘貴體安康,能寬萬歲的心,小臣甘願一死。只求臨死之前見娘娘一面,當面向娘娘祝個福,請萬歲准奏。」

皇上一聽,這還是個忠臣,就命娘娘上殿。

那美人早就等不起了,一請就到,看縣官正跪在那,顧不得再裝了,直奔縣官去了。

縣官沉住氣,聽環佩之聲到了身邊,猛地將右手一揚,袖中古畫飛出了,一隻鷹撲下來,叼住美人按在殿上。

群臣內侍都嚇傻了,皇上也嚇昏了。等皇上醒過來先問:「美人在哪兒?」

縣官指著殿上的死狐狸說:「這就是皇上的美人。」接著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細講一遍。

皇上這才如夢方醒,真是後悔萬分。立即加封縣官為天官,在朝中供職。

縣官謝恩之後,又奏一本,說:「臣能做成這件事,多虧丫巴棍兒相助。」又將丫巴棍兒遞上來,由丫巴棍兒自己講說一遍。

皇上更覺新奇,馬上命人將丫巴棍兒安在皇宮大門上,封了個「門察官」的名位,永守宮門。

後來,在門上安活動門閂的方法逐漸傳到民間。「門察官」的名字慢慢被人說白了,叫成「門插關兒」了。至今,還有那極個別的老太太,還不准人早晨不洗手就去摸門插關兒開門呢,說對「門察官」不敬,它就不盡心守衛門口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7 03: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