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4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祭解補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6-26 00:38: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祭解補運

祭解通稱「補運」、「改運」,也有寫作「祭改」的,為漢人社會中盛行的一種解除術。一般相信凡運途不順、家運不濟者,即需親到或央託親人到道壇,或到奉祀神明職掌運勢的宮廟:如玉皇大帝、城隍、保生大帝等,由道士、法師等代行解(改)運術,得以改變年運不佳,使運勢轉為順遂。乃源於古代巫醫的咒法、禁術,泛稱為禁方、禁氣或禁法,被視為一種祝由之術。即使用咒語與禁氣諸術,祈求諸神使病人的疾病、運氣獲得改善。後來中醫雖然發展為各種治療法,卻也未排除禁咒療法:從《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即稱此法為祝由法,唐代孫思邈《千金翼方》則以禁經名義兼融並蓄,將各種咒禁法廣泛收錄。在官方的醫療體系中,從隋唐到宋代醫療機構及所編的醫籍,也將其納入並稱為「書禁」;元、明時期則改稱為「祝由科」,都使咒禁師與祝由醫學能夠持續存在,可見氣功與精神療效仍有不可取代的醫治效能。道教興起即將其收納於解除術中,並進而配合練氣術與祝禱法加以綜合運用,整備後作為「神煞並存」的神道體系,祈求神仙術的正氣可以驅除煞氣煞神,即將祝由、禁咒術改造作為仙道法術,在道法傳承中得以持續流傳至今。


祭解術在現代社會常被視為「民俗療法」,主要即因中醫體系重在臟腑、經絡的辯證醫治,在本草學、方濟學上均卓有成就;但是關涉身心醫療的部分,則從巫醫到道醫所傳承的精神療法,故道教醫學與民眾相信宗教療法,乃因擁有共同的宇宙觀,基於宇宙氣化論而相信氣既能生成宇宙萬物,也就認為大小宇宙、有形與無形宇宙間存在感應關係。故依據陰陽相對互補的原則,相信大小宇宙間存在兩種正負力量,既有正氣、正神就相對有邪氣、煞神,兩者均衡並存則不相妨害;而一旦陰陽失調,五行失序,則認為邪煞之氣壓過正氣,即煞勝過神、或沖犯煞神煞氣,就會影響人的精神狀態,甚而改變人的運氣運勢。依據這種神道思想所形成的經驗原則,即會接受道教與民俗的補運、改運法術,認為只要通過神道祈求神仙,並運用儀式術法發揮神秘力,即可改變人(小宇宙)的氣運,使反常的失常狀態回復均衡、和諧,故運途改變即表示恢復正常秩序。


祭解儀式既為一種巫術、法術,乃依據巫術交感原理中的象徵律:即同類相生或相治;在漢文化傳統中則稱為「感應」,即天人之間、萬物之間俱為氣化,故可一氣相通,即依據同類感應的原則,既可相生也可相剋,即漢代思想家董仲舒所定型的感應學說,可用於比較西方學者所提出的交感論──布留爾(Lucien Lévy-Bruhl,1857-1939)稱為「互滲律」。從原始巫術到道教法術一脈傳承,在漢文化傳統下形成一種民族思維,面對生存處境所遭遇的困厄,相信可以積極的方式加以解除,既可剋制厄運,也可轉變氣運,使生存秩序得以快速的恢復正常。後來成為處理感情、命運的一種文化工具,方便儀式專家與地方信眾共同使用,這種文化象徵頻繁出現於儀式實踐中,從傳統到現代社會俱能持續存在。改運作為一種信仰,縱使在現代社會也被當作神秘知識,用於解決生活世界中不可解的難題,此即為民族傳統下的文化心理。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8 19:3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