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7-21
- 最後登錄
- 2025-9-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55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463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freeuser 於 2023-6-30 03:27 編輯
懷孕後期痔瘡讓孕媽好困擾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支招:「溫水坐浴」能緩解
eNews新聞網/張毓函
2023.06.29 12:17
一項近期的報告揭示,超過半數的孕媽媽在懷孕後期,都會遭受痔瘡反覆發作所帶來的疼痛困擾。痔瘡引發的異物感、壓力造成的脫垂,以及血管堵塞引起的急性血栓等問題,都讓孕婦們倍感痛苦。然而,大腸直腸外科的蕭慕琦醫師的分享,有研究指出,孕婦可以透過溫水坐浴和藥物,來舒緩痔瘡所帶來的痛苦。
根據內政部的人口出生統計,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間,最多新生兒誕生於今年的3月,其次則是去年的9至11月。然而,孕婦在面對這項喜悅的同時,也必須應對身體、飲食,甚至心理的巨大變化。尤其在懷孕後期,痔瘡問題往往讓準媽媽們感到頭痛不已。
痔瘡問題的出現主要與孕婦子宮的增大有關。蕭醫師表示,由於人類為直立動物,在地心引力的情況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痔瘡的問題。但是孕婦由於子宮增大和腹部壓力的增加,會導致直腸肛門壓力上升,容易形成痔瘡向外擠出的脫垂狀況;或是因為肛門血液不流通,造成急性血栓。
面對這個問題,蕭醫師並不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進行手術治療。相反,他認為孕婦可以透過飲食的改變,如多補充水分和蔬果,促進大便軟化,也能方便如廁。此外,他還建議孕婦避免在如廁時待的時間過長,這樣也能減少痔瘡的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蕭醫師還提出了溫水坐浴的建議。他說,孕婦可以在如廁後進行溫水坐浴10至15分鐘,且水溫保持在個人可接受的範圍內,大概在溫熱程度即可,建議每日可進行3至4次。這項簡單的方法,對於緩解痔瘡疼痛有著很大的幫助。
最後,蕭醫師也對產後痔瘡的治療提供了指導。他表示,大部分的產婦在生產後的1至2個月,痔瘡情況會慢慢改善。如果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準媽媽們可以先觀察再決定是否進行手術。然而,如果產後的疼痛感和不便性並未改善,他建議可以使用舒眠微創痔瘡手術來進行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