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7-21
- 最後登錄
- 2025-9-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45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46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停經一年怎麼又來了?她出血2個月還飄異味 一就醫已是子宮內膜癌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3.06.29 07:5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的經血常是判斷健康的重要指標!一名58歲的熟女在一年前停經,不料前一陣子又突然出現經血,本以為只是剛進入更年期、身體還在動盪的她,一開始還不以為意,直到「滴滴答答」將近2個月,加上發現帶有異味的分泌物,這才感到相當不安,就醫進行子宮內膜切片檢查,診斷出其實是子宮內膜癌。
萬芳醫院婦產科醫師林承翰表示,子宮體癌中以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且近十年有快速增加的趨勢,好發於50歲至70歲之婦女,停經婦女又占多數。以該名女子為例,所幸在進行手術分期治療之後,至今復原良好,又可以出門到處遊玩。
林承翰指出,早期的子宮內膜癌,停經婦女常在停經後陰道異常出血,而停經前的婦女徵兆則包括:經血莫名增多、月經出血期過長或不正常出血。此外,也有些病人同時伴隨有貧血、倦怠及下腹疼痛等症狀。
臨床觀察及統計,飲食習慣、生活作息與環境的改變,都是可能致癌原因之一,肥胖、糖尿病、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未生育過、停經後使用雌激素賀爾蒙補充者,也都是導致子宮內膜病變的危險誘因。
林承翰提醒,女性若有危險因子,最好定期接受經腹部或經陰道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厚度,當懷疑癌變時,再進一步安排侵入式檢查,主要方式為子宮內膜搔刮術,以醫療用刮勺,刮取少許內膜組織進行病理分析,或是透過子宮鏡檢查藉由內視鏡確認病變位置及範圍。
林承翰強調,任何年齡的陰道異常出血都應該提高警覺,千萬不可以輕忽。好在子宮內膜癌早期治癒率高,即使已有轉移,手術後加上放射性治療以及抗癌藥物仍有不錯的治癒率,鼓勵有症狀的婦女積極的面對、儘早尋求醫療協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