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2-4-22
- 最後登錄
- 2025-1-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30
- 閱讀權限
- 60
- 文章
- 372
- 相冊
- 2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一)
人很難避免生老病死的苦,生出來很苦,老了也苦,生病了更是苦不堪言,死亡是恐怖的苦。這四個苦誰都逃不掉,就算你是個億萬富翁,你也逃不掉,再偉大,抑或再卑賤的人,都逃不過生老病死。那麼,學佛的人怎麼樣能夠逃脫這四個苦,使自己變得真正地快樂呢?要記住,修心就是讓你變得快樂,就是讓你的自性流露出佛的光芒。佛陀教導我們,人生的真諦是,你隻要到人間來,就是苦空無常,不但很苦,到最後什麼都是空的,什麼都得不到,整個人生都是無常的,沒有一件事情是可以永久的。
今天你有錢了,過幾天破産了;今天夫妻甜蜜結婚,過幾年後淒慘離婚……一切都是無常的。當你知道這些的時候,你的心中已經開始防備了,你就知道人間的一切都是暫時的,你就不會因爲這些暫時的痛苦而惱怒,你就不會苦惱,懂得了這個道理,你就不怕了。
知道在人間沒有永恆的快樂,你就要開始學會真正理解佛法中快樂的屬性。那麼,佛法界又説了,佛菩薩讓我們快樂,到底佛菩薩讓我們怎麼快樂?快樂在哪裡?舉個簡單例子,洗澡很快樂,睡覺也很快樂,吃飯也很快樂,但是,睡完覺,人又疲倦了;洗完澡,人又髒了;有人請你吃飯,你白天一整天不吃東西,就等着晚飯大吃一頓,你也是很快樂,但是第二天都沒有了。想一想,菩薩給我們的快樂是什麼?就是心裡的快樂。菩薩説:“你去幫助別人,你會很快樂。”好了,你去幫助別人了,你心裡一直會覺得,你幫助別人了,你就會很快樂,然後別人不停地在感恩你,看見你就很尊敬你,你是不是很快樂啊?這個快樂是怎麼來的呢?這個快樂來自於你的內心本性,而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消失的,因爲幫助別人的人別人,永遠會感恩你。而你幫助自己,讓自己過得很好,快樂很快就沒有了。
(二)
快樂的屬性是什麼?就是快樂本位。一個人怎麼能夠快樂呢?因爲他不貪婪了,不瞋恨了,不愚痴了。不貪的人會得到戒,不瞋恨的人能夠定下來,不愚痴的人會有智慧,不會做出傻事。不做錯事的人,就會幸福。佛法中就是講“德”,佛法講什麼德呢?四“德”,就是“常樂我淨”,常德、樂德、我德、淨德。我經常快樂,我很幹淨。“常德”是什麼?就是道德的規範化、經常化。“樂德”就是自己有這個快樂,要經常接受這個快樂的德性。“我德”,我自己要不要有道德啊?“淨德”,道德是不是要幹淨?這種快樂就是實踐在生活當中把心量越擴越大。
舉個簡單例子,一個有道德的人,他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他好,你説他的心量會不會大?“樂德”,一個很快樂的人很有道德,看見誰都笑嘻嘻的,樂於幫助別人,什麼事情都無所謂,他的心量會不會大?“我德”,做什麼事情都有道德,得到的也是好的回報,他的心量是不是會變得很大?“淨德”,你的心很幹淨,你是不是有道德?當一個人的心量越來越大的時候,你才能保持心靈的平靜,才能享受人間的快樂。這就是告訴你們,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這個人才會有快樂。 整天一大堆私心雜唸的人,整天就想着算計別人的人,隻知道自己要多好一點、多撈一點的人,這種人哪裡來的人間快樂?現在菩薩告訴你們怎麼樣使自己快樂了嗎?這就是佛法。
(三)
淨則無染,定則無顛。學佛人要懂得,安靜了,悟性出來,慈悲的唸頭就會出來,本原的善就會出來,所以就不會染著世間的塵埃。定,因爲你安定了,你的智慧就會生出,你的善因就會結成善果,就會沒有“我要主宰別人”的意識,你的心就不會癲狂,你的慈悲信唸就會得到純淨。所以無污染則能淨,不癲狂則能定。唸唸離相,道德和本性就會離開我相,最後的假我一定是無染的,所以每個唸都是離開染著,每個唸就代表着純淨。所以説淨則無染,定則無顛。所以,學佛人要學會安定。
心無狂亂,淨唸相繼;心無顛倒,沒有煩惱。什麼叫“心無狂亂”?“哎呀,我的心亂了,不知道做什麼好。”那麼這個人做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心無顛倒”,“這個事情到底要不要去做啊?他那麼搞我,我一定要去搞他。”好了,接下去,你製造了他繼續搞你的因。就像打官司一樣,這場官司我贏了,贏了之後,他上訴了,下一場官司他又在搞你。 師父説,心無狂亂心不亂,心不顛倒沒有煩惱。
沒有是非,“是非”是人應該分清是非,但是到了菩薩和佛的境界的時候,是沒有是非的。佛菩薩講的是因緣、緣分,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關繫,哪裡有是非?上輩子你傷害了他,這輩子他變成你的孩子來傷害你這個媽媽,你説什麼是“是”、什麼是“非”?這就是因果報應。如果心中沒有“是”,就沒有“非”,你沒有認爲這件事情你是對的,那麼哪裡來的“非”呢?就是因爲你認爲你是對的,所以,別人就是“非”了,別人就不好了,那麼是非就出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