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99|回覆: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研討] 國共內戰-平津(華北)會戰[p.25] [複製連結]

智天使(八級)

阿魯巴軍-軍事達人(唯我獨尊)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5-16 18:53: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平津戰役,又稱平津會戰,國共內戰「三大戰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開始,1949年1月31日結束,共64天。林彪、羅榮桓和聶榮臻指揮中共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消滅及改編國民政府軍3個兵團,13個軍50個師52.1萬人,控制北平、天津等華北大片地區。

背景
1948年11月,華北地區傅作義所部50余萬國民政府軍放棄承德、保定、山海關、秦皇島等地,以6個軍18個師守北平、5個軍16個師守天津,1個軍8個師守張家口,準備在戰局不利時坐船南撤投入淮海戰場或向西撤退退回內蒙古地區。同時,林彪、羅榮桓率中共東北野戰軍主力80萬人在遼沈戰役結束後迅速入關,與聶榮臻指揮的華北軍區2個兵團共100余萬人,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方針將國民政府軍包圍在華北地區。

過程
平津戰役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戰役開始。共軍先攻擊張家口,誘使國民政府軍改變部署,將機動部隊35軍調張家口支援。後共軍突然攻佔密雲,威脅北京,國民政府軍急忙將駐扎天津的62、92、94軍3個軍調北京加強城防,並下令35軍調回北京,但在途中於新保安被包圍。至此,共軍將北平、天津從中間隔斷,並完成了對上述地區的包圍和分割,切斷了國民政府軍西逃或南撤的路線。


第二階段
35軍在新保安被圍困後,國民政府軍在北平西面的部隊全力向西攻擊,企圖解35軍之圍,但在作戰中被共軍反包圍,16軍及104軍5個師都被共軍消滅,後共軍發動新保安戰役,次日破城,消滅傅作義嫡系部隊35軍2個師。23日又在張家口東北將城內突圍的國民政府軍第11兵團7個師5萬人大部消滅。1949年1月2日起,各攻擊部隊34萬人在天津周圍集結,1月14日發起總攻,經29小時激戰,全殲守軍62軍、86軍2個軍10個師13萬人,生俘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據守塘沽的國民政府軍第17兵團部及第87軍等部5個師共5萬余人,於1月17日乘船南撤。


第三階段
天津被攻佔後,北平守軍已陷於絕境。在各方壓力和推動下,傅作義與共軍於1月21日談判達成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2個兵團8個軍25個師26萬部隊開始陸續撤出城外改編,1月31日,共軍進入北平城內接管,平津戰役結束。



作戰經過:
(一)、平張線附近戰鬥

十一月二十九日聶榮臻與第二O兵團先期進犯張垣,傅迅速派第三十五軍西進支援,共軍潛退;數日後共軍復犯,雙方激戰兩晝夜,共軍知張垣堅強乃再退。傳令三十五軍撤返,並令位於懷來、南囗地區的暫三軍和第十六軍向西接應。十二月六日由張垣東返之第三五軍,不幸於十二月八日中伏被圍於新保安。華北剿總鑒於事熊嚴重,急令懷來之暫三軍沿公路掃蕩,西進救援;當暫三軍進抵新保安七公里處時,遭共軍阻止。此時林彪的先頭部隊出現於暫三軍後方,剿總為避免重蹈覆轍,迅速召回暫三軍經懷來、門頭溝,撤回北平。可是暫三軍自作主張走妙峰山之山路,林彪之第四縱隊迅即發起追擊,十二月十日雙方激戰於妙峰山,由於共軍居高臨下而山勢兩側陡削,暫三軍侷處隘路之中部隊展開不易,激戰至十一日,暫三軍潰滅,導致整個戰局發生轉變。


林彪主力約七個縱隊,於十二月十七日完成包圍北平之準備,雖然城內外國軍尚有十八萬人,但已自顧不暇,實難有能力再去救援新保安與張垣之圍。十二月下旬,被圍困於新保安的三十五軍糧彈俱罄且傷亡慘重,在二十四日晨被共軍突破,展開逐屋近戰,戰至當日夜,仍被殲滅。新保安不守,張垣駐軍信心動搖,第十一兵團司令孫蘭峰,率所屬五萬餘人於十二月二十四日午後三時向北突圍,突圍途中遭共軍伏擊,除包含孫司令等數千人突圍轉進歸綏外,餘皆覆沒。平張線國軍遂完全瓦解。


(二)、天津、塘沽失守及北平淪陷

平張線瓦解後,剿總不得不重新布署,以李文之第四兵團防守北平,侯鏡如之第十七兵團防守津、沽。民國三十八年元月,林彪對北平圍而不攻,先進攻塘沽,以切斷國軍從海上退路,但以地形不利人海戰術乃轉而進攻天津,激戰至元月十四日雙方傷亡甚重,而共軍最後利用天津護城河封凍之際,以戰車填塞,突入城中,天津完全陷落,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不幸被俘。該日塘沽撤守,約三萬多人轉至青島,至此,北平遂成孤城。元月二十一日,傅作義與中共簽定「停戰協定」不戰而降,結束了平津地區的作戰,至此,整個華北除太原外,乃完全淪失。



 
時任中共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 連文書 王國英

 
時任中共東北野戰軍第九縱隊 政委:李中權

 
時任中共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 衛生員 朱永慈

 
時為中共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鄧華的夫人:李玉芝

 
中共平津前線司令部

 

 

 

 

 

 

 

 

 

大陸天津:平津戰役紀念館
 

 

 

 

 




戰後檢討與感想:

檢討華北方面作戰之失利,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作為戰區最高指揮所犯下的諸多誤失,造成國軍莫大損傷以及共軍攻陷華北之後果,他本人當負最大責任,此點無庸置疑。而傅作義所部在北平被圍之後更是幾近不戰而降,實乃愧對華北方面陣亡諸多官兵英靈,及徐州方面奮戰之友軍的重大罪行,比起抗戰時期韓復渠在山東不戰而走之行為當屬有過之而無不及。

綜觀傅作義所犯的誤失,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決心下達及執行均猶豫不決,延誤作戰時機

在戰前蔣委員長便指示傅作義應對冀東主動採取攻勢,以摧毀林彪之攻擊準備,爾後以津、沽為基地,確保海上補給線以作長期戰爭準備。但由於傅作義遲疑不決,失去攻擊先機,乃再討論兩個作戰方案:

1、將平、津地區所有部隊集結於天津、塘沽地區,趁大沽口港口尚未封凍之前轉運至青島地區,以夾擊殲滅徐州方面之共軍,再和國軍主力北上以優勢兵力同華北、東北方面共軍尋求決戰。

2、將平、津地區所有部隊集結於天津、塘沽地區,採取守勢作戰,確保大沽口海上補給線作長期戰爭準備,再尋求機會採取攻勢。


看完以上兩個戰例,便可得知傅作義在北平的所作所為根本是豬狗不如之行為!竟還有人替他辯護,真是讓人痛心疾首,此等不明是非的行為,在此加以嚴厲匡正。
平津地區作戰,與前此錦瀋會戰,徐蚌會戰,同為國共戰爭中最具關鍵性的會戰之一,在此次作戰後,中共東北、華北、華東,乃至華中、西北等廣大地區得以連成一氣,長江以北皆淪陷紅軍之手,國軍之前途命運在此轉向。
若問我是傅作義,我根本就不會被圍困。當採取轉進青島之策略,以海運之優勢積極主動的參加徐州方面作戰,而非據守北平,斷送部下性命於無意義的猶豫行動中,最後帶兵投降敵軍示好!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0-5-15 18:47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神采飛揚 + 10 圖文並茂!

總評分: 威望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神奇寶貝家族☆編號:925號寶貝→【DarkRobert】(Blue x Rabbit)報到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7-5-16 21:11:06 |只看該作者
當決策者無法拿定主意審時度勢時....
他手下有再多的精兵猛將也都注定跟他一起犧牲...
如果當時這些決策者能果決點..如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許不復存在..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笨笨的龍 + 2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天外來客 該用戶已被刪除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7-8-15 15:14:2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7-9-15 16:40:35 |只看該作者
蔣中正曾飛北平,要求傅作義死守待機,
傅作義可以死守,但天津的陳長捷已經敗了,
傅軍已無退路,就只有死守一途。
但共軍對北平的基本方針已定,就是圍而不打,
毛澤東也不想古都毀於炮火,所以只會圍城,
圍城的結果:試看長春圍城。
林彪想以武力解決長春,但毛不同意,城中斷糧,共軍不許百城離城,
圍城150天,共軍兵不血刃,城中軍民共餓死三十萬人以上。
歷史上的圍城戰爭很少把百姓也圍在裡面的,但毛澤東找到了新的戰法,
所以北京圍城傅作義怕了,毛澤東不怕死人多,傅作義不忍百姓犧牲,所以投降。


不信的人可看張正隆寫的「雪白紅紅」,是以共黨角度寫的遼潘戰史。

《 本帖最後由 dg88868 於 2007-9-15 16:43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艾迪彥 + 5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不回應畜牲與莠民
莠民不知道自己無知
畜牲不承認自已無知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7-9-15 18:48:25 |只看該作者
傅作義最大的作為就是不作為,尤其自己的嫡系35軍被殲之後更是如此,身為前線最高指揮官既不能審時度勢領導軍隊作戰,更不能擺平中央軍與地方軍的分歧(雖然憑傅的能力與聲望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因為連李宗仁都鎮不住這些中央軍!),總不能打敗了都推到老蔣的頭上吧!

Rank: 2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8-11-27 23:23:55 |只看該作者
如果蔣介石有那麼神.他自己不會帶兵去打.作者真是笨蛋.到現在還替蔣介石辯解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0-5-17 21:40:43 |只看該作者
對一件事有各種不同的看法 在現今社會是很正常的 只是罵人好像就不好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0-5-17 22:29:50 |只看該作者
傅作義的矛盾在:是東撤(東撤塘沽乘船南撤)還是西撤?
老蔣的矛盾是:不打就撤還是打一下再撤?
結果是:沒得撤

《 本帖最後由 子軍 於 2010-5-17 22:30 編輯 》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2 08:3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