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5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江湖上打聽打聽,老子怕過誰?
大約2500年前,東周王朝首都洛陽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時任國家圖書館兼檔案館館長,中央文史辦主任李耳棄官叛逃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館長行政級別並不高,根本算不上政府要員,但是,此人在文化界、思想界的地位卻非同一般,知識淵博,見解獨到,其無為而治的學說在當時很有影響力,被世人尊稱為老子。所以,他的出走轟動一時。
對了,孔丘被稱作孔子,孟軻被稱作孟子,莊周被稱作莊子,為啥李耳不叫李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號伯陽。據說,李耳的出生頗具傳奇色彩,因為從小耳朵特別大,故名耳,其母親懷孕81天後於李樹下生了他,對,還是個早產兒,一出生他便童顏鶴髮,像個老頭,所以後世便尊稱他為老子。
真的假的?我覺得同學們不必糾結於這些細枝末節,這些不是考試重點。
總之,老子的不辭而別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一時謠言四起,民間各種版本的猜測演繹眾說紛紜。
為正視聽,周王朝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給出的官方說法是,國家圖書館內藏有三皇五帝之書等極為重要的史料和珍寶。周景王去世後,王室起了內訌,王子朝做了叛賊,從圖書館中偷走了很多典籍寶物逃到了楚國。李耳身為館長,負有監管不力的責任,涉嫌瀆職和行政不作為,因為害怕受到牽連,所以西出函谷關,畏罪潛逃,有關部門現正在全力緝拿。
眾所周知,越來越不好騙的人民群眾歷來對官方的說法持懷疑態度,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若干年後,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僅用了11個字解釋了老子出走的原因。
如此隱晦難道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嗎?這其中到底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老子出關的歷史真相究竟是什麼?
日月穿梭,斗轉星移。時光到了20世紀初期,一個石破天驚的說法橫空出世,根據章太炎和魯迅的分析,老子西出函谷關,居然是被自己的半個學生,號稱萬世師表的孔子逼迫的。
《史記》記載,孔子曾多次向老子求教,周遊列國時,更是專程前往洛陽老城老子的家中向老子請教禮樂制度方面的問題。
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到了春秋時期,諸侯雄起,各自為政,天子實際上已處於政令不出周王城的地步。各國諸侯不但架空王室,而且為爭奪國土,戰爭頻發。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禮崩樂壞的局面。孔子的理想是通過克己復禮,恢復秩序,回到周召盛世,所以向老子請教這方面的問題。
在洛陽老城東關大街上,「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的石碑至今仍在,默默見證並記錄了當年兩大思想巨星之間那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會面。
但遺憾的是,這是一次並不愉快的會面,雙方並沒有在友好坦誠的氣氛中達成任何共識,反而埋下了日後老子被逼出關的種子。
當時,孔子在政治上不得志,周遊列國四處推銷自己的思想主張和治國理念,但「一君無所鈞用」,孔子「惶惶然如喪家之犬。」
而老子雖然官職不高,但在文化學術界德高望重,如日中天,論學問論水平論境界不知道比你們高到哪裡去了,所以難免有一些老子天下第一的驕傲自滿情緒。
加上老子的思想見解與孔子完全不同,話不投機,雙方年齡又相差懸殊,聽了孔子這個晚輩後生的困惑和苦悶後,說話很不客氣:「小孔啊,六經這玩藝兒,只是先王的陳跡呀。哪裡是弄出來的東西呢?性是不能改的;命是不能換的;時是不能留的;道是不能塞的。只要得了道,什麼都行,如果失掉了道,什麼都不行。」
老子越說越來勁兒,完全沒有顧及到孔子難看的臉色,繼續批評孔子:「我聽說富貴的人送人錢財,仁義的人送人良言,我不富貴,也不能竊仁者的名聲,但還是要告訴您:觀察問題很透徹、言辭犀利善辯的人,假如遇到危及自身生命的事,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好議論人,揭人的短處!作為子女和人臣,言語和行動都不能只考慮到自己!」
臨別時,老子還贈言道:「自重的人,得意的時候,就乘車扈從諸侯當個官;不得意的時候,那就要到處飄搖,低著頭夾著尾巴做人。我聽說啊,好商人的東西都深藏不露,就像什麼也沒有;道德高尚的人,看起來都是大智若愚。你啊,還是要去掉身上的驕氣和過多的欲望,還有那些得意洋洋的臉色以及好色的慾念。這些都無益與先生你呀!我能夠告訴你的,也就這麼多了。」
當時,孔子聽了老子的話,「好像受了當頭一棒,亡魂喪魄的坐著,恰如一段呆木頭。」(魯迅《出關》)
平白無故被老子訓斥了一頓,垂頭喪氣地回到住處,學生們都圍過來問:「跟李老師談的怎麼樣啊?」
孔子長嘆一聲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跑者可以用網對付,游者可以用釣絲對付,飛者可以用弓箭對付。至於龍我卻無法了解,它乘風駕雲直上青天,見首不見尾。我今天見的這位老子,大約就是像龍一樣的人物了。」
雙方的思想境界高下立見,話里話外滿滿的羨慕嫉妒恨。
春秋時期,思想空前活躍,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種流派天天打嘴仗,誰也不服誰。孔子作為老子的半個弟子,並沒有發揚道家學說,而是自立門戶,開創了儒家學說。
老子消極處世,一切順其自然;而孔子則積極入世,參政不行,便著述辦學,曲線救國,教育學生,讓自己的學生從政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三觀不同的人是沒辦法在一起說話的。
儒家後來面臨的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就是老子的道家學派。
孔子成名前曾多次求教於道家,這在儒家弟子看來無疑是一件羞於啟齒的事情。好比張三丰在自立門戶之前曾在少林寺當過和尚這件事在武當派中是不許妄議的話題禁區一樣。
隨著時間的推移,儒家學派逐漸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一枝獨秀。儒學興起之後,黃老之道逐漸衰落不再流行了。但當年孔子入周問禮的事情成了儒道兩家的一塊心病。
這讓老子感到了深深的危機和莫名的恐懼。
老子的擔憂不是沒有根據的。當年孔子辦學,隔壁學校的少正卯因為師資力量強,辦學條件好,加上學費低,升學率高,又捨得在主流媒體打廣告,把孔子的學生吸引過去了不少,孔子十分惱火。幾年後,孔子擔任魯國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第7天,就找藉口誅殺了跟自己搶生源的少正卯。
屍骨未寒,前車之鑑猶在,老子知道,「能夠明白他的底細的,只有我,一定放心不下。我不走,是不大方便的……」(魯迅《出關》)
思前想後,只有自己主動出走,退出思想論壇,才是唯一安全的選擇。
公元前485年,一個看似平常的早晨,函谷關關令尹喜站在城樓眺望洛陽方向,見「日出東方,紫氣東來」,便知有貴賓駕臨。果然,86歲的老子鬚髮皆白,騎著一頭青牛慢悠悠從遠處飄然而至。
對,騎馬就俗了,一定要騎牛,方顯仙風道骨,從容不迫。
老子是文化名人,尹長官當然認得:李老師您這是要去哪兒呀?老子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尹長官說:可有關牒?老子說:你說啥?我聽不見。尹長官說:別裝行嗎,就是問你有沒有通行證?
老子不辭而別當然沒有通行證,所以被扣下不讓通過。
這可如何是好?無為而治一切順其自然的老子當然一籌莫展。好在尹喜是個文藝青年,素仰老子大德,說想過關也行,在這兒給我寫篇文章就讓你過去。
老子大喜過望,說:一言為定。尹喜說:誰說話不算是小狗,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當晚,老子秉燭伏案,揮筆寫下洋洋灑灑五千餘字的《道德經》。第二天,騎著青牛揚長而去。
百度上說,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這是老子留存於世的唯一一部著作。我猜你一定跟我一樣從來沒有好好讀過吧?還讀書人呢,咋過的世界讀書日?
當年尹喜一讀之下,如見天書,驚嘆不已:這他媽的才叫文章啊!這才叫學問啊!這才叫人生啊!我在這兒當個小破官兒干球啊!不如隨李老師修道去吧!當即掛印封金,尾隨老子而去。
《史記》記載,老子帶著尹喜西去,「莫知其所終。」
《後漢書》中說,老子到西部教化胡人去了;也有人說老子到甘肅臨洮修身養性,閉門煉丹,最終得道成仙,也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道教始祖太上老君;還有人說,老子出關後,並沒有西去,而是經盧氏,到了風景秀美的洛陽欒川老君山隱居了下來。
不管怎樣,後來發生的事情都證明,老子的出走絕非杞人憂天。西漢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方案,直接把與儒家頗有淵源的道家打入十八層地獄。自此後,儒家學派登堂入室,成為封建統治階級的主流思想價值觀,長達兩千多年之久。
司馬遷評價儒道紛爭時曾說:「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預謀,豈謂是也?!」意思是說,世上學習老子學說的人,都想除掉孔子的儒學;同樣,信奉儒學的人,也想除掉老子學說。這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真實寫照。
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如何在生活中辨別這兩種人?
穿西裝打領帶喝咖啡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積極向上滿身正能量的是儒家;
穿唐裝玩手串喝茶寫字畫畫下棋淡泊名利修身養性不求功名的是道家。
那些除了喝酒打牌泡妞之外就無所事事不知道如何打發時間的人是什麼家?
那個,是玩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
(素顏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