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0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漢語裏有許多來自佛教的成分,如「少見多怪」,大家知道它的淵源嗎?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8-11 01:31: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漢語裏有許多來自佛教的成分,如「少見多怪」,大家知道它的淵源嗎?

漢語裏有許多來自佛教的成分,如不特別指出,一般人還是不會為意的,就說「少見多怪」這個成語,大家又知道它的淵源嗎?

成語「少見多怪」與「大驚少怪」同義,都是指人們對事物表現得過分驚訝,多用來譏諷別人見識狹隘,遇到平常之事亦以為驚怪,一般用作貶義。例如:這些城市來的孩子真是少見多怪,連水牛都沒見過。

「少見多怪」其實是出自於《牟子理惑論》,此書創作於東漢時期(25年-220年),距今兩千二百多年了,相傳作者是牟子。當時佛學初傳中土,社會的主流思想仍是以儒家觀念為主,許多人因此對佛教產生出不少偏見,作者牟子為此提出詰問,全書以問答體寫就,針對有關偏見或誤解,一一提出,並加以論證分析,嘗試為佛教辯護。此書體現了佛教初期傳入中國時的思想面貌,那是研究中國早期佛教的一部重要文獻。

《牟子理惑論》中有此記載:

問曰:「云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何其異於人之甚也?殆富耳之語,非實之云也!」牟子曰:「諺云:『少所見,多所怪,睹馲駝言馬腫背。』堯眉八彩,舜目重瞳,皋陶馬喙,文王四乳,禹耳參漏,周公背僂,伏羲龍鼻,仲尼反頨,老子日角月玄、鼻有雙柱、手把十文、足蹈二五,此非異於人乎?佛之相好,奚足疑哉?」

根據國語辭典,這段話翻為白話文如下:

有人問道:「你說佛的相貌有三十二種顯著特徵、八十種細微特徵,這與一般人差太多了,應該不太可能吧!」牟子回答:「俗話說得好:少所見,多所怪,看到駱駝的駝峰以為是腫起的馬背。像堯的眉毛有八種色彩,舜的眼睛有兩個瞳孔……(下省),這不都與平常人有極大差異?所以這些異相是確實存在的,你不能因為自己沒看過就懷疑佛的不凡相貌啊!」

佛的色身莊嚴無比,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和八十種好,例如三十二相的其中一相是「頂髻相」,這個我們都知道,那是指佛頭頂上隆起的肉塊,高起如髻。此相是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象徵智慧與福德圓滿。又如「四十齒相」和「齒齊相」,我們凡人的兒童一般只有二十顆牙齒,成人有三十二顆,原來佛具四十齒的,而且一一皆齊等,不粗不細,齒間密接不疏,牙齒平滿如白雲,此相是由遠離兩舌、惡口、恚心,還有修習平等慈悲而感得之相。此一妙相口出清香,能制止眾生之惡口業,滅無量罪而受無量法樂。其他大丈夫相還有「眉間白毫相」、「身黃金色相」、「身長倍人相」、「皮膚細軟相」、「垂手過膝相」、「梵音清徹相」、「手足指纖相」等等,讀者諸君如有興趣可自行在網路上翻查相關資料,細味其意。

至於「八十種好」,就是對佛身更細緻的特徵描寫,例如「髮旋好相」、「眉如初月相」、「鼻高不現孔相」、「耳輪垂埵相」、「容儀滿足相」、「威振一切相」、「唇如頻婆果之色相」,讀者諸君也可自行翻查資料,以得所學。

正如牟子說,一般凡夫俗子沒有見過佛的超凡相貌,便膚淺地認為這些相貌特徵是沒有可能的,這樣的人孤陋寡聞,就與「睹馲駝言馬腫背」的人一樣可笑。

成語「少見多怪」就是從這裏演變出來,進入了我們日常使用的語言裏,用以嘲諷見識不多的人。其後,晉代陰陽家與醫學家葛洪(283年-343年)所著的一部道教經典《抱朴子.內篇.論仙》裏也有提到:「夫所見少則所怪多,世之常也。」依他看來,世上道德高尚的飽學之士固然少,而見識淺薄、孤陋寡聞的凡夫俗子卻很多。

隨著語言自身的發展,經過時間的洗禮,不論是牟子說的「少所見,多所怪」,還是葛洪說的「夫所見少則所怪多,世之常也」,其意思早已濃縮為四字成語「少見多怪」,蘊含寓意,言簡意賅。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3 06:2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