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946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太上感應篇》與道家修證的關係
茫茫世界,芸芸眾生,所有文化的初衷與最終目的都不過是為了究竟生命的本來面目,一探宇宙萬物的本源。這個究竟於道家來說,幹乾脆脆,便是一個“道”字。
自太上設教以來,歷朝歷代為闡釋“道”而出現的經典數不勝數,這其中就包括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的《太上感應篇》。
古語有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任何一個文化現象的背後都有著無數的因緣,所以我們看待一本經典的時候,也需要考量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北宋末年,正是面臨國破家亡,社會動盪的時期。
我們中國的歷史每逢亂世,一定也是英雄豪傑、聖賢智者輩出的時期,《太上感應篇》也是在這個時期出現。後世儒釋道三家皆推崇此經,宋理宗曾在卷首提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頌詞,歷朝為其作序、作注者數不勝數,其偉大價值可以概見。
為何《太上感應篇》早不出晚不出,偏偏這個時候出現呢?很簡單嘛,進者退之,退者進之!正因為社會道德的退步與缺失,才會有喚起人性善的一面的經文出現。這個道理就好比當下我們強烈呼籲傳統文化的復興,背後的道理自然是因為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
現在由於出版、網路行業的發達,經典早已廣為流傳,《道藏》、《佛藏》、《儒藏》等等這些大部頭,過去廟裡、圖書館裡都很少的,現在不但都有,而且只要你想看,一台接上網路的電腦,甚至一部手機都可以做到。經書古籍的流傳本來是件好事,可恰恰是由於珍本的氾濫,後世學人很容易心浮氣躁、好高騖遠。經書一流傳開,隨意就可以翻閱到,你問某某書看過沒呀,看過呀。可是經書的內容信的過麼?平日生活起居,行住坐臥,做的到麼?
如此長久下去,理論越來越熟悉,信心的堅固越來越不穩,那這個“看過”就是個大問題!不由又想起古人的殷切叮嚀: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這句話當然是對經書流傳開,尤其是秘本丹經流傳開後果的反思,也是對年輕一輩學人態度的不滿,對比早晚功課中所言“信受奉行”四字,要虛心反省自己能真實做到幾字。
我們再看歷代儒釋道三家都對《太上感應篇》評價甚高,道家不必說,“太上”二字便是最好的說明;佛家歷代有很多法師闡述、介紹此經;儒家更是認為此經中大部分的日常行為規範,勸善積德內容完全符合儒家自我身心修養的原則。也是因此,很多出世的修行人,好比道家、佛家的,很容易看不起儒家的理論,總以為仙佛比聖人高一等嘛。
以至於將《太上感應篇》匆匆讀過,就擱置一邊,對於其中的道理並沒有契入,甚至把先賢的警告丟之腦後: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
其實佛道兩家都有律宗一脈,《太上感應篇》的內容完全就是入世的律宗呀。哪怕撇開宗派,也沒有哪一個實修文化不講約束,有約束就是有所守,有所敬畏。戒律其實很難講,因為嚴苛、細緻,當我捫心自問時,深感自己也做得遠遠不夠。但是遍觀所有戒律的原則,不外乎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道家喜歡講清淨,什麼樣才能叫“清淨”?一點罪業沒有,一點髒的東西也沒有,為善去惡,整個人昇華到純善、至善的境界。
所以我們再回轉來看,所有修養學問的核心幾乎也都繞不開為善去惡的原則,正統宗教的修煉就是儘量要把你人性中至善的一面發揚光大,惡的一面消磨殆盡。譬如我們講修行,是實際的、平實的。假如身心的修證不能統一,只是理論上知道,實際生活並無任何轉變,只是嘴上講講我悟了、我懂了,不過是騙人騙己而已。修行是要身心氣質的完全轉化,理入、行入!不但見解上知道,做事上一定要行到。行門是最難的,修行修行,一個“行”字就代表了內在心裡的行為和外在身體的行為,也就是心行和身行。
《太上感應篇》不單是要你身行上做到善,更是要你長久之後連帶心行一起淨化,身心內外處處一切合乎道。
倘若站在文化的立場上,不以狹隘的宗教觀念來分別,唐朝的李翱參訪藥山禪師時聽到的開示也是一樣的道理,藥膳禪師叮囑他回去後: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太上感應篇》的內容毫無疑問就是“深深海底行”,假使沒有做到“深深海底行”呢?那就像後世宋朝宰相張商英對李翱的批評,因為李翱自認為參訪藥山禪師後自己悟了,但是張商英結合李翱的人物生平,寫了兩句詩給他:雲在青天水在瓶,兩眼隨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風霜苦,說甚深深海底行。
其實好好研究歷代成道的祖師傳記就可以知曉,如何成就的快,同做人的道理一樣:一上來就是要做頂天立地,一等一的大丈夫,氣象萬千,大氣磅礴。沒有大的行願,個人理上的見解不會圓滿,實修的功夫也不會長足的進步。甚至說嚴重的,連對於道的基本信仰都無法堅固,很多人為什麼聞道後一點都信不過呀?說白了,先前的善根不夠,沒有那個根器,再加上惡業太多,各種煩惱妄想障礙著他,生不起大智慧。
這該怎麼解決呢?別一開始就想什麼內丹、打坐了,老老實實先從行為上做起,把身心的行為都轉過來,依照《太上感應篇》的內容,身口意不再犯錯,也就是儒家顏回說的“不二過”。把從前欠的賬還清了,才能開發出自己的善根,智慧的光明才會一點點迸發出來。
修道修道,道在哪裡?古人早說了:挑水擔柴無非道,行住坐臥皆為禪。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現成,為人處世,樣樣都可以合乎道。凡事儘量以別人的利益為緊要,自然而然,坦然而住。遇到事更是要提起便提起,要放下便放下,健康輕鬆,雍容大度,把幸福快樂盡可能的帶到人間的每一個角落。也唯有這條路才能培養福德,開發智慧,成就道業。
當今的世界唯科技、金錢馬首是瞻,可是人格的養成,個人的修養,乃至為人處世的學問都不是科學和金錢所能涵蓋的。越是在這樣高速發展,面臨諸多誘惑的社會環境中,越要做個清醒的人,可是難不難?
嚴格要求自己,一定是很難的。可以講做人要學壞、要墮落很容易,但是好的言行舉止要培養成功非常難,正所謂:惡業易就,善果難成。時代的擔子就在我們每個人肩膀上,我們不應去期盼世界突然出一個祖師級的人物,而是要自己努力,自己承擔,立志去做社會人心的中流砥柱。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