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3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心跳亂跳也會中風?無症狀心房顫動佔1/4,發生併發症才診斷出來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9-30 19:09: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心跳亂跳也會中風?無症狀心房顫動佔1/4,發生併發症才診斷出來

心房顫動是一種心房產生紊亂訊號,導致心跳不規則且經常過快的病症。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隨著年齡增加,罹病的比例愈高。65歲以上每100人就有4人罹患該病,而80歲以上每10人就有1人是該疾病的患者。病人最常見的症狀是因為心跳過快,而導致病人會有心悸、心臟亂跳的感覺。



案例一

陳先生60歲,不抽菸不喝酒,平常除高血壓外無任何慢性疾病,但偶爾運動時覺得心跳很亂不規則,休息一下就好了。某日清晨起床後,竟發現右手右腳頓頓的反應很慢,經過神經科醫師診察,確定有中風的跡象,神經科醫師安排心電圖檢查,發現陳先生有心律不整說:「您這次中風可能是心律不整導致的腦部血栓!」

案例二

王奶奶80歲了,有多年高血壓糖尿病病史,但身體硬朗,可自行至門診看病拿藥一日,王奶奶到心臟內科門診看診,醫師一如往常幫奶奶把脈聽心音,發現奶奶心臟跳動不太規律…。

心臟內科醫師說:「奶奶,我發現您有心律不整,雖然您沒有特別不舒服,但為了預防將來中風發生,我要幫您加一顆藥!」

陳先生才60歲,怎麼就不幸得到中風呢?王奶奶好端端的在門診拿藥,也沒不舒服,為什麼醫師要幫奶奶調整用藥?神經科醫師和心臟科醫師都不約而同的說:「心律不整和中風有關!」
心房顫動可能無症狀感,直到中風才發現

心房顫動病人最常見的症狀是因為心跳過快,而導致病人會有心悸、心臟亂跳的感覺。但部份心房顫動的病人,其實沒有明顯症狀。早期的研究統計,無症狀心房顫動的比例約17%,但是隨著診斷工具的進步,2022年發表的研究顯示,無症狀心房顫動的比例高達25%,這些病人常常是在發生併發症,例如:腦中風、肢體中風、甚至心臟衰竭之後,才被檢查出心房顫動。

國際治療準則對於心房顫動之篩檢,認同單一導程的穿戴式裝置診斷(class IB indication)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手腕式穿戴式裝置,選項琳瑯滿目,包括最簡單的血壓機都可以偵測到心律是否不規則。在測量血壓的同時,警訊提醒民眾有心律不整,但這並無法診斷心房顫動,如果手腕式穿戴式裝置是用光學原理偵測到不整脈。即使有問題還是要由醫院安排進一步心電圖檢查,才有辦法確認是哪一種心律不整,如果手腕式穿戴式裝置具有心電圖功能,則可以直接當作確定診斷之工具。

心房顫動治療分為三個面向

1.藥物治療

如病人年輕中風風險低不需服用抗凝血劑,且為陣發性心房顫動,會建議病人採pill-in-the-pocket 決策,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藥物放口袋,平常不吃,有發作症狀才吃。

如果病人為高風險中風患者,年紀65歲以上,建議長期抗凝血劑預防中風。健保有條件給付新型抗心律不整藥脈泰克(multaq) 可降低心血管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血劑(NOAC)不受食物影響藥物濃度,其保護力及出血風險相較於傳統可邁丁(warfarin)都較為安全且有效。醫師會依照病情幫病人選擇適合的種類及劑量,目前健保將部分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之給付年齡原65歲的限制,下修至50歲,造福非常多病人。

2.手術治療

心房顫動經導管手術治療有效改善病人生活品質,但因成功率約七成至八成,並非百分之百。因此年齡超過65歲以上長者,術後仍須長期服藥預防中風。目前有二種手術方式:(1)冷凍消融手術;(2)經導管熱消融手術。這二項手術各有其優勢,手術住院日三天,術前準備及術後藥物調整追蹤因病人而異,選擇以病人自身病情條件與原主治醫師討論。



心房顫動經導管手術治療有效改善病人生活品質,但因成功率約七成至八成,並非百分之百。因此年齡超過65歲以上長者,術後仍須長期服藥預防中風。目前有二種手術方式:(1)冷凍消融手術;(2)經導管熱消融手術。這二項手術各有其優勢。

運動:目前多項研究證實,運動可以降低心房顫動再度發生,不管是快走、慢跑、瑜珈、馬拉松…等,都有效果。因為心房顫動多為中老年人患者居多,因此建議規律習慣性走路運動每天20-30分鐘。如果能夠以1秒2步伐快走效果尤佳,不建議過於激烈或過時間過長,以免運動傷害,需要更長時間恢復。單1次運動時過長,也可能使病人怠惰,無法持之以恆。

戒酒:傳統認知紅酒100毫升可以有效促進新陳代謝,對心血管有助益,但是對於心房顫動的預防,要做到滴酒不沾。

結論

越是年輕的人,若有合併心房顫動症狀時,更需要積極找出其加重因子。如有長期睡眠障礙及打呼症狀,應安排呼吸睡眠檢查評估,是否合併呼吸睡眠中止症等共病。而重度呼吸睡眠中止症者,為猝死率較高且為中風高風險的疾病。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8/92572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8 13:3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