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長教你學道修行,家人一生平安!一生受益,悟透3部經足矣!
讀經要有側重,得悟經中所蘊,方可另讀他經。入門可如文中所言讀陰符、道德、清靜三經。亦可反覆誦讀《道德經》、《度人經》、《三官經》、《北斗經》、《龍虎山正一日誦早晚課》等五經,這是龍虎山嗣漢天師府由道徒轉道士的考核內容。在悟透入門經書的基礎上,可通過各人心意不同,按自己性情,採用一、二本經書,以通達後天之稟性,切不可廣泛涉獵。到此為止,進入收養階段,不可再博聞強記,徒為談資或落於世俗學問。這三個階段,以心為引,以誠為路。發心向道,心中有道,身體行道,百無禁忌。祖師爺不會計較奉道之人的所謂繁冗禮節,修道也不需要那麼複雜。
所有道士,入道前都需要皈依道經師三寶。三寶全稱就是:太上無極大道、三十六部尊經、玄中大法師(太上老君)。
皈依無上道寶,當願眾生,常侍天尊,永脫輪迴;
皈依無上經寶,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
皈依無上師寶,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
《道教三洞宗元》說:天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真教主;靈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玄教主;神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神教主。故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經。
三寶君傳三洞真經,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三洞又總成七部,即洞真、洞玄、洞神、太玄、太平、太清、正一。後四者為輔經,太玄輔洞真、太平輔洞玄、太清輔洞神,正一總輔通貫。道教統稱之為三洞尊文,七部玄教。
每一位信眾、道士對於經書都有自己的見解認識。千年傳承至今,《道藏》彙編歷史所有道書,竟有5485卷(數據來源於明朝正統、續《道藏》)。這些道書除了三十六部尊經,其他大多是歷史上前輩仙師對尊經的理解和修行體會。
然,對於修道弟子,是不是要熟讀甚至悟透這5485卷道書,大可不必,也幾乎不可能。每個人見識不同,所以領悟道的方法、途徑也自然不同。所以小道認為,學道悟透三部經書足矣,其他道書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和經歷自行選擇,亦或者作為修道參考。
棲雲真人對此有過深刻的闡述:「修行人先要明自己本分事,次要通教化。若本宗不通,如人無目,不分道路,舉足差訛;若教化不明,如人有目而坐黑暗中,則有偏執我見。須要俱通,方得圓應;若俱不通,如大暗中坐而又無目,何時得出也?」
重陽祖師曰:學道者,不須廣看經書,亂人心思,妨人道業。若河上公《道德經》,金陵子注《陰符經》,時看亦不妨也。不如一切不讀,觜盧都地養氣,最為上乘。
呂道安尊師的遺世頌也證明了這一點:「平生不解道詩篇,鍬鑊為朋四十年。稍通陰符三百字,粗明道德五千言。」
周全陽尊師臨終令弟子誦《清靜經》(令侍者焚香,命眾誦《清靜經》,先生危坐澄聽。甫竟三過,枕左肱而逝,春秋八十有四),可知《清靜經》的重要。且,小道認為,《清靜經》中的「清淨」是修行的基礎、核心,不可不讀。修得清淨,神通自生。
清和真人直言此三經為門眾必學要典:「聖賢廣說詳說,欲人知而行之。……若雲便當絕學,聖人何為說五千言?道人雖未能廣學,《陰符》、《道德》、《清靜》三經,又豈可不學。」
讀經要點
《立教十五論》論學書章指出:學書之道,不可尋文而亂目,當宜采意以合心。舍書探意、采理,舍理采趣,採得趣,則可以收之入心,久久精誠,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踴躍,無所不通,無所不解。若到此,則可以收養,不可馳騁耳,恐失於性命。若不窮書之本意,只欲記多念廣,人前談說,夸訝才俊,無益於修行,有傷於神氣,雖多看書,與道何益?既得書意,可深藏之。
修行關竅
萬事、萬物皆有道,重點在於發心。發心向道,心中有道,身體行道,百無禁忌。祖師爺不會計較你的所謂繁冗禮節,修道也不需要那麼複雜。
以道為師,以經為師,以自然為師,以天地為師。蒙祖天師指引,學道修行,略有體會。
(語文論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