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58|回覆: 2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神秘太歲大全 古籍稱"久食延年成仙"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6-3 09:48: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山海經》、《本草綱目》等古籍中對太歲均有詳盡記載,稱其為
“肉芫”、“視肉”等。晉代著名學者郭璞注釋《山海經》時,對
“視肉”的解釋是:“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明代李時珍在

《本草綱目》中稱其為“本經上品”,具有“久食,輕身不老,延

年神仙”的特點。
 
在酒泉市富康家具世界當保安的陳榮德是酒泉市肅州區雙明村七組

的農民。

7月21日下午2時許,陳榮德到村庄東頭的淌溝(地名)洗澡,他突然

發現淺水處有一像木樁或石柱的“怪物”發著亮光。他走近一看,

此物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埋于河床,頂部竟長有大小、形狀與人和

動物眼睛相似的黑“眼睛”,點點亮光就是從此發出的。由于好奇

,陳榮德找來一洋鎬,想把“眼睛”拿出來,誰料一不小心卻將“

眼睛”弄爛,濺出一小攤漿汁。后陳榮德把此物弄回了家,然而,

此舉招致其父母的一頓臭罵。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人員正為“太歲”取樣。
 
疑似“太歲”物體的背面。
 
疑似“太歲”物體的正面
 
內蒙古一深井內發現大型疑似太歲 重約80公斤。
 
“太歲”全貌。
 
翻開的“太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嘯  月  逐  風   .....  一  世  逍  遙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7-6-3 12:21:12 |只看該作者
什麼是太歲,
是動物還是植物,
文章介紹似乎是動物。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7-6-3 13:35:51 |只看該作者
太歲好像是藉於動物跟植物之間的吧!
我也忘了!不過還漫神奇的!

Rank: 4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7-6-3 14:40:46 |只看該作者
那到底是甚麼?
能吃嗎? 好吃嗎? 吃甚麼症頭的?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7-6-3 20:52:59 |只看該作者
 好奇怪喔,好像軟綿綿的

 真的可以吃呀,怎麼敢吃下肚呀

  看起來就不好吃

點評

12135  壯陽!!!!.............此例一開..太歲很快就絕跡了..X的.  發表於 2011-12-25 08:37:47

Rank: 4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7-6-4 21:11:49 |只看該作者
“太歲”身份有四種說法


說法一:黏菌群復合體

專家通過高倍顯微鏡觀察發現,組成“太歲”的是非常多的菌體,而且品種各異。結合“太歲”的個體帶有一定彈性,還不時分泌出有絲性的黏物等現象,專家的結論是,所謂“太歲”應該是一種“特大型罕見黏菌復合體”。既有原生質生物的特點,也有真菌的特點,是活的生物體。

專家估計該黏菌是以細菌、酵母菌、霉菌孢子等其他微生物為食,以纖維素、兒丁質、甲殼質等為營養,含有約50%的蛋白質及核酸、酵母菌和霉菌等。

說法二:粘細菌

吉林大學微生物專家解釋說,“太歲”是介於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粘細菌,生活於土壤中,生命力極強。

說法三:高等真菌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白玉華教授將“太歲”切片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其體內具有菌絲,初步確定為高等真菌。

說法四:并非黏菌群復合體

中科院微生物所形態學專家茆曉嵐多年前研究發現,該物體含大量的水﹔做蛋白質實驗,沒有蛋白質反應,也沒有核酸反應。放火上燒時,能聞到嗆鼻的味道。

他估計其中有醛基、醇基或羥基成分。因為黏菌必須具備蛋白質和核酸成分,因此他判斷“怪物”不是黏菌群復合體。

四大懸疑

疑問之一:真的能治病嗎?

專家建議:不要輕易服用

早前發現“太歲”的內蒙古農民透露,他的親人喝了浸泡過“太歲”的水後,治愈了多年的頭痛病。“太歲”真的能治病嗎?

《本草綱目》是這樣記載的:“肉芫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俱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黃者如紫金。”肉芫就是民間所說的“太歲”,書中還介紹了它對一些疑難病症的特殊療效,但現在的專家認為,“太歲”屬於原生動物及真菌類,品種十分復雜,加之來源於土壤,自身可能會附著各種有害生物或有毒物質。

李泰輝認為,雖然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食用“太歲”會產生不良反應,但建議在沒有弄清楚其物質組成前,人們不要輕易服用。


疑問之二:是否到處都有?

專家結論:南方較易發現

早前有消息說,除了在內蒙古、吉林發現“太歲”外,在連云港等海濱城市的海灘上也有類似“太歲”的物體出現。對此,李泰輝的意見是,九成可判斷“此太歲”非“彼太歲”。判斷的原理是,咸水菌群不一定能活在淡水中,同理,淡水菌群也難以活在咸水中。他還指出,類似“太歲”這樣的黏菌群復合體并不罕見,在南方一些潮溼地方也容易發現。

疑問之三:個頭為何龐大?

專家答復:現在還說不准

為什麼在內蒙古等地發現的“太歲”會如此龐大呢?與它生活的地域、它的“年齡”有關系嗎?

李泰輝說,在最終研究結論出來前,這些問題都“說不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太歲”對不良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因為一般來說,黏菌可通過“吃”細菌來維持生命,而潮溼的地方比較容易滋生細菌,因此成了“太歲”的樂土。

據李泰輝介紹,人們在潮溼的下水道和宅基地下,會發現一些小團的像“肉”一樣的物體,只是它們的個體偏小,并沒引起人們注意,而它們可能都是“太歲”。
疑問之四:為何送穗研究?
專家解釋:博士力促此事
李泰輝介紹說,美國華盛頓大學藥物化學家邱聲祥博士組織了這一研究項目。邱博士兩年前就開始從事“太歲”研究,而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邱聲祥博士進行“太歲”研究的合作伙伴,彼此都希望能夠利用先進的遺傳系統分類學技術,對“太歲”的身世進行多學科全面系統的研究。
邱聲祥博士稱,“太歲”更為確切的稱謂應該是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肉芝”,為“芝”類中藥之一。從中藥的角度劃分,“芝”類中藥的品種十分復雜﹔從顏色分,有赤芝、黑芝、白芝、黃芝和紫芝﹔從生長環境及形態來分,有石芝、木芝、草芝、菌芝和肉芝。僅從外觀上觀察或者簡單地用顯微鏡檢測,很難斷定是否為“太歲”。據《羊城晚報》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無筵 + 4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7-6-6 00:32:10 |只看該作者
太歲...是細菌未免也太大顆ㄌ

智天使(八級)

Just do YY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07-6-6 02:14:44 |只看該作者
好像是石頭的生物或者該稱為動植物生命体
,如果吃了可以成仙的話~~~秦始皇還會叫徐福去求長生不老葯嗎?

Rank: 4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07-6-6 17:27:11 |只看該作者
很棒的資料...讓我知道了不少也學了不少...還有之後的補充資料更是完整...不過黑黑的...就算我再路上發現大概也以為他是石頭吧!!

Rank: 4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07-6-26 12:20:53 |只看該作者
這東西就算我在路上看到也不會知道是太歲@@
長的真奇怪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11 20:4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