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1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人比人,氣死人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12-26 00:37: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人比人,氣死人

人人都會比較,所以不用害怕競爭!但我們要特別留意那些明明就在競爭,處處都在比較,卻還要假裝沒在比較的環境。


人比人,氣死人

同學之間會比較、三姑六婆愛比較,就連在線上,網友們也都在比較。

最近有好幾個學術研究顯示:使用社群網路容易讓人變得不快樂。光是每天上臉書,就足以讓使用者的心情明顯變差。

為什麼呢?社群網路讓我們知道朋友在做什麼,但一般人公開分享的大多是生活的美好。在臉書上,大家看起來都很有面子。當我們看不到朋友的煩惱,只看得到他們的光鮮亮麗,不免會覺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我們給他們按讚,但反觀自己,卻又覺得憂傷。社群網路就像是一個永遠不會結束的同學會,充滿了「不公開」的競爭,又只能給彼此大拇指。

但同時,也有一些研究發現:使用社群網路會讓人更快樂。

這個差別很可能來自於使用的方法:當人與網友有所互動(例如給對方留言或收到對方的回覆,傳圖文短訊交流時),使用者的心情大致是快樂的。但當人只是被動的「爬文」,而沒有互動的時候,那種快樂感則會迅速消失。

結論是:人人都會比較,所以不用害怕競爭!但我們要特別留意那些明明就在競爭,處處都在比較,卻還要假裝沒在比較的環境。

公開的對手就是對手,可以坦蕩蕩面對,但當檯面上的隊友卻是檯面下的對手,就要格外小心了!

不要討厭嫉妒你的人,

但請尊重他們的嫉妒。

因為他們認為你比他們更好。

—無名氏


面對暗自比較的環境

人在比較心態下很容易樹立假想敵。有嫉妒心的小人,通常內心會這麼想:

「老天應該是公平的,但偏偏對我不公平。」

「在我面前炫耀,是刻意不給我面子。」

「我最痛恨被人瞧不起!」

一旦上了這種人的雷達,實在冤枉到家。你把對方當朋友,他卻把你當眼中釘。他對自己的強烈自卑感,反而會把你的善意視為敵意。當你在這種競爭環境中,千萬不要:

• 仗勢讓大家甘拜下風(因為小人內心不會服氣)

• 批評別人來建立自己的地位(因為小人會拿你的話當把柄)

• 擺出清高的姿態(這樣只會讓小人覺得你傲慢)

• 刻意與對方拉攏關係(正因為小人覺得與你相近,才會有那麼強的競爭心)

• 貶低自己,抬高對方(做得不好,只會讓別人感到虛偽)

• 露出不在乎的表情(你自認與世無爭,不表示別人不會跟你相爭)

但你可以這麼做:

• 提到自己曾經付出的代價:「當年我為了創業,不但把身體給搞壞,還差點賠上性命!」

• 分享過去失敗的經驗和從中獲得的教訓(光講自己失敗的經驗還不夠,重點是要透過這些故事,說出你因挫折而獲得的學習)

• 把物質方面的比較,轉移到非物質的比較(例如當對方羨慕你的財富,你可以說自己欣賞的是另一個朋友的生活精神:「強尼雖然是月光族,但他實在很會自助旅遊!」)

• 說出自己因為欣賞某個人,而要改進自己的行動(「看Tina的身材這麼好,我現在也開始一週運動三次了!」)

這個概念在心理學叫做modeling,當然不是走伸展臺,而是透過自己的所作所為,傳達比較良性的價值觀和思想。

在這種環境裡,你要不吝說出別人的好,但吝於批評指教。

千萬不要用「交換八卦」來搏感情,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今天說出來的話,會多快傳到別人的耳朵裡。相信我,只要你說出口,當事人遲早都會知道。

富蘭克林效果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美國建國以來最精明的政治家,見多識廣、博學多聞、朋友很多、但也不免有些敵人。他的自傳中就提到這麼一個故事:某天,有名男士在立法院發表了一段演說,對富蘭克林頗有微詞。富蘭克林從來沒跟這個人交涉過,被他數落一番覺得莫名奇妙。而且這個人很有勢力,想必是個厲害的對手!

於是富蘭克林寫了一封信給這位男士,對立法院的演說隻字不提,倒是要求跟他借閱一本書,信中寫到:「這本書非常稀有,打聽之下只有您有蒐藏!」當時擁有書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富蘭克林身為費城最有名的讀書人,竟然也沒看過這本書,讓這位男士覺得很有面子。於是他把書借給了富蘭克林,而富蘭克林還書時也寫了一封很客氣的謝函。後來兩人在立法院相遇,這名男士竟然主動開始跟富蘭克林交談,兩人從此頻繁來往,建立了很深的友誼。

這就是所謂的「富蘭克林效果」:要一個人開始喜歡你,就請他幫你一個忙!

這是一個很妙的心理現象。我們往往認為喜歡別人才會幫助別人,但其實好感也是因為幫忙而產生的。當我們有所付出並獲得對方的感謝時,也會因此更喜歡對方。

要建立好感,你可以客氣的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例如:

「我聽說你對紅酒很有研究,最近要為長輩慶生,可以請教你如何挑選波爾多嗎?」

「我知道你對孩子的教育很有心得。最近我的小孩功課壓力很大,請問要怎麼跟他溝通呢?」

一般來說,跟對方的經驗或專長有關的要求,會比較容易獲得正面的回應。記得感謝對方的協助,並回贈一個小心意或寫張謝卡。

富蘭克林效果也可以用來改善環境中的比較心態。我們可以透過技巧性的要求,讓群體中的每個人都能夠發揮自己的個別長才,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所貢獻。

如果「錢」是唯一的比較基礎,富有的人永遠會占上風,但是如果能讓其他人提供知識、創意、好感等無形資源,並從中獲得大家的肯定,就有機會創造更多元尊重的環境。

名利的比較一定會有,因為這是人的本性。但一個環境如果也能重視精神價值,會比一個只用物質和權位做比較的環境健康許多。

作家大衛.藍西(Dave Ramsey)曾說過:「(不要)用你不夠的錢,來買你不需要的東西,只為了跟你不喜歡的人炫耀。」不要為了這種比較而偽裝自己,因為你會變得愈來愈不像自己。

我們假裝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就會是什麼樣的人。

We are what we pretend to be,

so we must be careful about what we pretend to be.

—庫爾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


《Get Lucky! 助你好運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7 11:0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