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7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心"與"識"對人生三大哲學終極問題解析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12-29 00:56: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心"與"識"對人生三大哲學終極問題解析

對於“心”“識”之體用關係,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心”,是屬於超越意識思維層面想而上的“道”,而非肉團心。《清靜經》中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心”和“識”作為兩個對立面:一個靜、一個動,一個清、一個濁,一個無為、一個有為。心內斂,與萬物為侶而不執,恒虛靈自在。識外馳,與萬物為親而黏著,常執情困惑。道教教義認為“心”是超越了主觀、客觀杳杳冥冥的抽象化存在,而“識”則是依附於主觀、客觀認知意識的具象化存在。

“心”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作為“道”之代名詞,必然有其超越性,和後天之“識”不僅有名相的區別,還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識”我們知道,是“識”緣外在萬物起了變幻琢磨不定的後天意識思想形態,然後通過主觀“經驗主義”的判斷分析去抉擇事物,有些固化。反之,“道”是活潑潑的生機存在,自然是非枯木磚石般存在,對萬物同樣也發生作用但卻不執,借用唐代大詩人杜甫《春夜喜雨》中的一句詩恰能形容“道”的這種化育精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眾所周知,道教之核心教義就是“道”,“得道”這也是每個奉道者畢生渴望達到的終極目標,但在得道前一個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生死。唯心主義認為,人類三大哲學終極問題是:


1、我是誰? 2、我從哪裡來? 3、我到哪裡去?

這三個問題也是人生最大困惑之一,但其實質是說到了生與死。生和死是一個並不輕鬆的話題,可想在人類誕生的那天起,已經對這個問題有所思考。如在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亦可以發現其痕跡。對於新生和死亡,那時的人們渴望溝通天地間那神秘而不可描述之力量來認知。隨著時光的推進,人類在認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對生死也逐步有了不一樣的解讀。在道教,其修持結果中的一項“成果”就是遠離生死得道成仙、與道合真。所以,正統道教裡在談起生死問題就顯得很輕鬆。而世人在談起的時候往往喜生而不言死,似乎“死”字是一個很忌諱的存在。在《論語》中亦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情: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聖人回答問題自然不同常人,帶有啟發性。這裡孔夫子沒有給子路正面做出回答,似乎是從側面輕鬆地回答了問題,又似機鋒一般把問題換了個花樣拋還給了提問者,當頭一棒。但是,對於子路有沒有實質性的啟發那就不得而知了。

生者寄也,死者歸也。那麼,認識了“心”“識”對於解決生死問題有什麼實質性理論依據嗎?答案是肯定的。在道教典籍裡另有兩則典故,其闡發的生死觀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禹南省方,濟于江,黃龍負舟,舟中之人五色無主,禹乃熙笑而稱曰,我受命於天,竭力而勞萬民,生,寄也,死,歸也,何足以滑和。視龍猶蝘蜓,顔色不變,龍乃弭耳掉尾而逃。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市,而我嗷嗷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第一則故事講大禹王渡江,不料竟有黃龍出來興風作浪。大禹遂對黃龍說出自己受命於天、竭力為萬民謀福祉的人生使命,同時又表達了自己對生死的積極態度,黃龍一看占不了什麼便宜便灰溜溜的逃掉了。第二則故事講莊子妻子去世,惠子前來弔唁。惠子和張子從不同角度各自闡述自己對生死的看法,通過此一段問答,可以看出莊子這位得道的聖者對生死的看法。這裡,姑且不論莊子對其妻子的感情如何,其實則是顯示了莊子自己對生死問題認知的透徹以及自身心性涵養功夫之高度。

後天思維分別之“識”乃是生死之根源,不見“真心”必定永陷輪回無明之暗夜。唯有化去後天之分別意識思維,時時提撕念念存真,時機因緣一至方可自見本心與道合真。

那麼如何依“識”作為媒介來認識“心”,也就是道教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得道”呢?


變識為智,以識為用

知道了“心”“識”關係,那麼如何通過“識”來起用?當然,這裡討論的不是世間所說的用,而是了悟了真心後得妙用,既是道體在應物之具體實踐。是非成敗這些都是因為人之私識造作而成,非是以天理為準則,自然會造種種惡業。當知“此想此識,根不在我。”那麼奉道者該如何做才合天心,當拋卻識心“外不見物,內不見情”。

用“識”的主觀能動性去認知形而上的“道”,雖借助於“識”的分別因素在裡面,但卻不能否定了“識”的作用,這也是認識“心”的一個重要方法或者說是手段。
借假返源,認得真心

《老子西升經》開篇即說:“譬如知音者,識音以弦;心知其音,口不能傳;道深微妙,知者不言。”這裡,“知”屬於感官認識,“識”屬於意識思維,此二者的特點是“識”建立於“知”之上,“知”通過“識”起作用(這裡討論都是依人為物件,但不否認其他生命體同樣具有此種根性)。在《關尹子•五鑒》篇中,文始真人指出不要以人我分別之心來揣度人事,奉道者當以去除識心以求真心,如此可“周事”“行德”“貫道”“交人”“忘我”,最終得真我之境:勿以我心揆彼,當以彼心揆彼,知此說者,可以周事,可以行德,可以貫道,可以交人,可以忘我。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6 16:2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