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13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7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9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三洞你瞭解多少?
《道門大論》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云三洞。
洞的意思就是通,有通透、通玄達妙之意。道教經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稱"三洞"。言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云"三洞"。
三洞為教,洞神為小乘,洞玄是中乘,最上為洞真,但三洞是不能割裂開來的,所謂小、中、大乘,也只是表示修道的進程與階梯。
三洞都通達,就叫做“大洞”。簡單的來說,三洞真經,即是三清三境三寶天尊親自宣示的道經,是大道之綱領,更是入道的門徑。因此,道教徒必須信仰其無上的神聖與權威性,否則即非道教徒。道教,自宇宙開闢以來,皆以天尊說法度人為根本,天尊所說之法就記錄為三洞真經。
是故,三洞真經即為道教徒的根本圭臬,只有一心不亂地奉持此無上經典,並竭誠履行此無上經典的善教,才可能從根本上把握大道的真諦,進而獲得相應的宗教境界。
《洞真法》天寶君住玉清境,《洞玄法》靈寶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寶君住太清境。此為三清妙境,乃三洞之根源,三寶之所立也。
三洞為元,本同道氣,道氣惟一,應用分三。皆以誘俗修仙,從凡證道,皆漸差故別,有三名。其經題目:《洞神》即云洞神三皇,《洞玄》即云洞玄靈寶,《洞真》即雜題諸名,或言以教垂文,或以色聲著體,並是難思知用,隨方立名耳。
三洞為經,《玉緯》云:《洞真》是天寶君所出,又云,以元始高上玉帝出《上清洞真之經》三百卷,《玉訣》九千篇,《符圖》七千章,秘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宮。後傳玉文付上相青童君,封于玉華宮。元景元年,又封一通於西城山中。又太帝君命榑桑太帝暘谷神王出《獨立之訣》三十卷、《上經》三百卷行之於世。又襄城小童授軒轅黃帝《七元六紀飛步天綱》之經。
漢元封元年,西王母、上元夫人同授漢武帝《靈飛六甲上清十二事》。又太元真人茅盈受西城王君所傳玉佩金璫纏璿之經。又玄洲上卿蘇林真人受涓子所傳“三一”之法。又真人王褒,漢平帝時,西城王君所傳上清寶經三十一卷,晉成帝時於汲郡傳南嶽魏夫人。夫人之子傳茅山楊羲,羲傳許邁,邁複師南海太守鮑靚,受上清諸經。
《玉緯》云:洞玄是靈寶君所出,高上大聖所傳。按元始天王告西王母曰:太素紫微宮中,金格玉書靈寶文,真文篇目十二部妙經,合三十六帙。又《四極盟科》云:洞玄經萬劫一出,今封一通于勞盛山。昔黃帝於峨嵋山詣天真皇人,請靈寶五芽之經。于青城山詣甯封真君,受靈寶龍蹻之經。又九天真王降於牧德之台,授帝嚳靈寶天文。帝行之得道,遂封秘之於鍾山。又夏禹于陽明洞天感太上,命繡衣使者降授靈寶五符以理水,檄召萬神。後得道為太極紫庭真人。演出大、小劫經,中山神咒,八威召龍等經。今行於世矣。
時太極真人徐來勒,與三真人以己卯年正月降天臺山,傳《靈寶經》以授葛玄。玄傳鄭思遠,思遠以靈寶及三洞諸經付玄從弟少傳奚,奚付子護軍悌,悌付子洪,洪即抱樸子也。又于馬跡山詣思遠告盟奉受。洪又于晉建元二年三月三日于羅浮山付弟子安海君、望世等。後從孫巢甫,晉隆安元年傳道士任延慶、徐靈期,遂行於世。今所傳者,即黃帝、帝嚳、禹、葛玄所受者。
《玉緯》云:洞神經是神寶君所出,西靈真人所傳。此文在小有之天,玉府之中。《序目》曰:《小有三皇文》,本出《大有》,皆上古三皇所授之書,亦諸仙人所授,以藏名山。昔黃帝東到青丘,過風山,見紫府真人,受《三皇內文》。又黃盧子、西嶽公皆受禁虎豹之術。真人介象受乘虎之符。《八威使者受策虎豹文》。又鮑靚于晉惠帝永康年中,于嵩山劉君石室,清齋思道,忽有刻石《三皇天文》出於石壁。靚以絹四百尺告玄而受。後授葛洪。又壺公授費長房,亦有洞神之文。石室所得,與今《三皇文》小異。陸修靜先生得之,傳孫游岳。游岳傳陶隱居。其天中十二部經,未盡出世。
今傳者是黃帝、黃盧子、西嶽公、鮑靚、抱樸子所授者也。三洞既降,遂有大、小、中乘,初、中、後法三種分別,以教於世。夫三洞者,蓋是一乘之妙旨,三景之玄言。了達則上聖可登,曉悟則高真斯陟。龍章鳳篆,顯至理之良詮;玉簡金書,引還元之要術。故《玉經隱注》云:三洞經符,道之綱紀;太虛之玄宗,上真之首經矣。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