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8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探討] 校園安全拉警報! 家長可以協助孩子做什麼?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1-26 05:33: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近年校園安全事件頻傳。從同儕的自傷自殺行為到割喉(頸)案等,這些事件都對原來平靜的校園環境帶來震憾,相信也令廣大學子和家長憂心忡忡。到底家長可以作些什麼事情來降低這個衝擊,不斷在考驗家長智慧。

急性壓力症候群 需引導情緒調節及衝動控制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賴柔吟說,在突如其來親身經歷或目睹他人的遭受威脅生命事件時,如性暴力、身體傷害、地震、火災、車禍等,可能會引發所謂的急性壓力症候群,造成身心狀況出現難以入眠、反覆做惡夢、不斷憶起痛苦的事件片斷,情緒不穩(如焦慮、憂鬱、莫名暴躁易怒等)、甚而合併出現身體化症狀(亦即將情緒困擾化為身體不舒服)。

特別是對這些在情緒調節及衝動控制發展尚未健全的兒童青少年,若缺少成人適當的引導討論,孩子容易以模仿網路資訊的方式來處理自己類似的議題困擾,方法容易變得侷限狹隘且偏差。

家長支持陪伴、身心調節 學習覺察並穩定自己
在國人的社會文化中,較少有機會直接地討論情緒或感受,因大人們可以協助觀察回饋、引導覺察、教導自我照顧技巧、以及開放討論。以下建議幾個簡單的方式,適合親子平常居家練習:

一、減少反覆接受強烈的新聞訊息或網路資訊、提供一定時間的支持陪伴、以確認兒童青少年生理與心理安全。

二、每日的身心調節練習:親子固定每日一起做5~10分鐘的腹式呼吸或正念減壓練習,練習觀察思緒、回到關注、協助調節當下的身心狀態,回到身心容納之窗(Window of Tolerance),才更能做理性彈性的思考。當孩子處於身心過激的狀態容易引發反抗或逃避(Fight or Flight)的反應,而當能量過低又可能呆僵(Freeze)無法反應。孩子們在四歲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及練習情緒調節技巧,許多家長回饋孩子們練習之後在情緒的覺察處理有顯著的進步,有時比大人的調節還快。當每日固定練習成習慣後,也才較能夠在一些需救急調節的情境使用這些技巧。

三、學習覺察、先穩定自己:若有嚴重壓力疾患、焦慮憂鬱等狀況的出現,許多孩子不見得能夠清楚地以語言表達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會迴避創傷相關的記憶片段,比較能夠表達的反而是身體症狀,如食慾、睡眠變化、專注力狀況、各種身體不舒服,包含頭痛、暈眩、胸悶心悸、喘不過氣、肚子痛等。觀察這些症狀,嘗試在生活中調節及照顧身心的需求,許多孩子得要這些身心狀況較穩定之後,才有信心談相關的經驗。

身體不適影響生活 可考慮就醫或諮詢駐校服務
賴柔吟提醒,一旦發現孩子有身體不適,好好地就醫評估確認身體是否有進一步需處理的狀況是重要的。但當內外科醫師查不到相關原因,狀況還是持續也影響生活時,可能就需要尋求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專業的協助。若不確定是否到需就醫的程度,或想要初步諮詢,可以透過學校身心科醫師駐區或駐校服務進行初談,除了可以有效地改善目前情緒狀況,也可以避免後續疾病慢性化,降低孩子自行尋求不合適的情緒處理方式的風險(如飲酒、濫用藥物、自傷)。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7 11:0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