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約伯的眼淚
相信很多教友都看過《約伯傳》,透過約伯的故事,探討「義人受苦」的課題。
約伯生活於胡茲,原是富甲一方、正直和敬畏天主的人,他有7子3女,一家過著愉快的生活(約1:1-5)。 撒殫對他的正直虔誠提出質疑,在上主的容許下,撒殫奪走他的一切,約伯仍然依恃上主(約1:6-22)。撤殫並不滿意,仍在上主的容許下,使約伯全身生滿毒瘡,他依然接受上主的安排(約2:3-10)。約伯三位友人特意前來慰問他,面對這悲慘狀況,大家不敢説話,同坐在灰土中七曰七夜,最後約伯開口詛咒自己的生日(約2:11-3:1)。
約伯的故事為我們帶來很好的反省:有些宗教(如佛教、印度教)相信凡事皆有因果,即「前世的因,今生的果」,他們比較容易明白「義人受苦」的概念。但以色列人相信由出生至終結(或死後的生命)都是一條直線,而且舊約中的天主是賞善罰惡,「義人受苦」為他們而言是很難理解的。我們或多或少像約伯一樣生活在自負傲慢中,自誇自耀為義人。 每當遇到困境、災禍或絕望時,我們會問祢在那裏?為什麼義人會受苦?其實人的智慧有限,很難明白全知全能全善的天主。我們都是受造物,沒有資格去埋怨或質疑天主,也不應妄自判斷,只有天主才可評價誰是義人。
約伯和三位友人的激烈辯論,友人認為一切痛苦都是天主的懲罰,約伯卻認為天主要義人受苦是不公允。天主沒有回覆約伯的提問,因他們對天主的描述並不恰當。 第四位友人厄里烏說得對,天主是公義的,人在世上所受的苦難不一定是天主的懲罰,有時可能是天主對人的磨煉,堅強人的信德(約32:1-37:24)。 其後,上主不斷問約伯:「你知道……」「你豈能……」(約38:5-41:26) 來啓示他; 天主以宇宙一切井然有序、天主的奇妙化工回應約伯的七個詛咒(約3:3-10),帶他走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模式,並引領他走進更廣濶的視野。約伯終於恍然大悟,明白天主才是一切宇宙的主宰:「我知道你事事都能,你所有的計劃,沒有不實現的」(約42:2)。最後,上主不單恢復約伯原有的福樂,更加倍賞賜他(約42:7-17)。
約伯的豐厚賞賜不是因為他忍受了痛苦,而是他在苦難中雖有困惑但仍然信靠上主。 願我們將一切交託在天主的手中,以天主的眼光和智慧去看事物,特別是理解痛苦的意義(十字架的智慧)。天主會在祂的計劃內容許義人受苦,我們必須保持對祂的信德。 遇到最艱難的時刻,不是要去明白,而是要去接受及相信,祂必會在痛苦中結出好的果實,有祂的祝福。
最後想分享靈修作家盧雲一段很有意思的説話:「苦樂如同雙親陪伴靈修成長,但痛苦會把人帶到更高的人生境界。」人生有苦有樂是很自然的事,當孩子痛苦時會哭泣;成人受苦會嗟嘆;老人受苦會沉默;天主兒女受苦時,會更相似基督。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