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黃莢花 林阿琴
黃莢花
林阿琴
年代:1934
尺寸:163.5 x 86 cm
媒材技術:膠彩、絹
類別:水墨
林阿琴曾就讀台北第三高女、台北女子高等學校,期間她在鄉原古統的指導下學習繪畫,並參選台展。《黃莢花》是她入選第八回台展東洋畫部的作品。鄉原古統任教這兩所女子學校,啟蒙許多女學生對繪畫產生興趣,這些女學生入選台展的作品,是以比較容易學習的花卉為主,在實景寫生的基礎上細緻地描繪,兼具寫實與裝飾性。林阿琴可能取材植物園內的阿勃勒樹,速寫後在室內完成。她以大膽的特寫構圖,黃綠色系為主調,仔細地描繪盛開的阿勃勒樹,枝幹、樹葉、果實以及一串串黃金雨般的花卉,型態優美、層次分明。林阿琴強調畫面的佈局巧思,這幅阿勃勒樹佈滿畫面,但疏密有致,自然生動,顯示她不凡的創作才能。(節錄:黃琪惠/2015典藏展語音導覽)
藝術家簡介:
林阿琴(臺灣話:Lîm O-khîm,1915年9月29日—2020年10月8日),是台灣日治時期中膠彩畫家之一。丈夫為畫家郭雪湖。1928年就讀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師承鄉原古統學習膠彩畫,即展露繪畫才華。也因為鄉原古統的介紹,林阿琴認識郭雪湖於1935年春天在圓山神社前結婚。為了支持郭雪湖的藝術生涯,千金小姐出身的她,婚後一肩挑起教養子女和家庭經濟重責。 一九六○年代後,林阿琴以家庭為重心暫停創作,一九七○年代移居美國。育有郭禎祥、郭松棻、郭香美、郭松年四名子女。
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