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1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1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一個修會的最大衝擊
耶穌會曾於發展了二百多年之時,戲劇性地遭到教宗取締,這是耶穌會遇過的最大衝擊。
1773 年被解散時,耶穌會有會士逾二萬人,足跡遍佈世界各地,會院八百座,辦的公學有七百間;修會往後經歷「真空期」逾四十年,至 1814 年才恢復,重新被認可。
這個與傳統修會截然不同的修會,曾歷如此重大的跌宕,往後火鳳凰變身,飛得更高更遠。
他們遭逢巨變,與那時世界處於大變動有密切關係。印刷術的快速普及、宗教改革的出現及繼之而來的浪潮,以及新與舊的交替;「舊」的包括天主教傳統色彩,給人僵化古舊的感覺。
而耶穌會宣發的第四願絕對服從教宗,在多方面表達對教廷的大力支持,儼如教會的一隊義勇軍,久而久之,逐漸引起對教廷敵對人士的仇恨。在他們眼中,認同耶穌會等於支持教廷,兩者處於同一陣線,促使他們群起攻擊。
早於 1773 年之前的十多年,被攻擊的情況逐漸展開,首先是葡萄牙,會士們被誹謗,被指是他們派人向國王的馬車開槍,蓄意謀殺國王。一夜之間,葡萄牙所有耶穌會會士被逮捕,有被施以酷刑的,有被關進牢獄的,也有被投進船艙被「運送」到教宗國海岸附近的。
在法國,會士被當時的楊森派及法蘭西派迫害,兩派人士甚至請求政府予以取締耶穌會。
在西班牙的耶穌會也遇到類同事件,有關政府官員向國王誣告耶穌會陰謀不軌,國王簽署相關法令後,將所有耶穌會會士悉數驅逐出境。
四十年「真空期」中,兩百名身處俄國的耶穌會士得以被庇護而倖免於難,皆因俄羅斯凱瑟琳大帝一直不容教宗的禁制令在國內頒行,耶穌會士趁機推選總會長延續會務。往後的十年八載時間徐徐度過,一小撮一小撮曾遭禁絕的會士陸續潛入俄羅斯,加入這個苟延殘喘的耶穌會,切願延續修會的星火之苗。
恰如以色列民橫越曠野進入福地歷經四十年,耶穌會也苦苦過渡四十年才重獲新生,恢復修會,跨過被迫害的十架路,重新上路,綻放更遠大的光芒。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