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面對考驗和痛苦
耶穌治好了許多患各種病症的人,驅逐了許多魔鬼,並且不許魔鬼說話,因為魔鬼認識他。
約伯失去一切時並没有埋怨天主,因為他相信:「我赤身脫離母胎,也要赤身歸去;上主賜的,上主收回,願上主的名受到讚美」(約1:21);但當痛苦加劇,約伯有埋怨:「這樣,我也只有承受失意的歲月⋯⋯為我注定的苦痛長夜。我的生命無非像一口氣,我的眼再也見不到幸福」(約7:4-7),值得注意的是他並没有埋怨天主,只是當他的朋友認為約伯受苦,必然是天主懲罰他的結果,他才極力爭辯,因為他深信無論環境如何惡劣,天主仍站在他的一邊:「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着,我的辯護人要在地上起立。我的皮膚雖由我身上脫落,但我仍要看見天主;要看見他站在我這一方,我親眼要看見他,並非外人;我的五內因熱望而耗盡」(約19:25-27)。
最後,一直相信自己和天主有親密關係的約伯終於得到天主的回答:「用無知的話,使我的計劃模糊不明的是誰?我奠定大地的基礎時,你在那裏?你若聰明,儘管說罷!你知道是誰制定了地的度量,是誰在地上拉了準繩?地的基礎置在何處,是誰立了地的角石?海水洶湧如出母胎時,是誰用門將海關閉?是我給海劃定了界限,設立了門和閂⋯⋯」(約38:2-10);天主答話的大意就是痛苦非人的智慧可以了解,而天主對人的計劃也是一樣,它超越理性。約伯為此緘默了,因為他明白:「是我以無智的話,使你的計劃模糊不明;是我說了無知的話,說了那些超越我智力的話。以前我只聽見了有關你的事,現今我親眼見了你。為此,我收回我所說過的話,坐在灰塵中懺悔」(約42:3, 5-6)。能使約伯緘默是因為他親見了天主,「親眼見了你」指的是關係,人和天主的關係不斷,人就可以走過痛苦。
耶穌基督來救贖人,不靠權力,雖然貴為天主子,祂仍然要通過苦難才能進入光榮,啟示是基督要走進人最黑暗的狀況才能提升一切,為什麼是這樣?神學家以贖罪論去解釋。保祿應該深明白這啟示的精髓,因為他說:「對軟弱的人,我就成為軟弱的,為贏得那軟弱的人;對一切人,我就成為一切,為的是總要救些人」(格前9:22);要幫助人,高高在上是幫不到的,必須經歷苦痛,才能有共苦之心。
面對考驗,人有不同的計劃,但無論作出甚麼決定,在任何處境,每人都要背一己的十字架,而這十字架絕不輕鬆,這是我移民的經驗,各種境況都有它的艱難處,但背上了,走了許多許多路,回頭看,肯定的是,如果沒有天主在身旁,早就紛身碎骨了,所以福音說:「耶穌治好了許多患各種病症的人,驅逐了許多魔鬼」(谷1:34),它所講的就是主的治療,主治療的是那痛苦,絕望,畏懼,逃避的心,祂以陪伴去治療及去包紮。痛苦有價值嗎?當然有,那是練歷,是使生命圓熟,使人明白自己,明白天主,明白愛的催化劑,所謂:「寶劍鋒從磨鍊出,梅花香從苦寒來」。
人從不同處境都可以經歷天主,但主耶穌也是在十架上經歷天父的隱藏後才達到父子共融的高峯,因為祂經歷天主「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也親自包紮了他的傷痕」(詠147:3),在痛苦的至極處,祂肯定天父「沒有輕看或蔑視卑賤人的苦痛,也沒有向他掩起自己的面孔,他一呼號上主,上主即予俯聽」(詠22:25),主基督因此能在痛苦中發出讃美,而天父也因此舉揚了祂,同樣,天父也會親近安慰所有受苦的心靈。
讓我們在考驗中,學會依靠和讃美,因為再沒有其它的出路:「亞肋路亞!讚美上主,因他是美善的,歌頌我主,因他是甘甜的,我主上主是應受讚美的!上主重建了耶路撒冷城,完聚了四散的以色列民。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也親自包紮了他的傷痕」(詠147:1-3),慈悲的天主聚集了痛苦的心靈,一如對約伯,祂必然治療安慰。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