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四聖諦
佛陀因證悟「緣起法」而成就佛道,但是緣起法深奧難解,佛陀唯恐驟然宣說,會讓還沒有起信的眾生望而生畏,於是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先為五比丘宣說四聖諦法──苦、集、滅、道。這可說是佛法的綱要,說明了人生如何從「苦空無常」的此岸,邁向「常樂我淨」的彼岸之修道次第。
苦、集二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是流轉門,集是因,苦是果;滅、道二諦是悟界的出世間因果,是還滅門,道是因,滅是果。若依因果順序來說,四聖諦應為集、苦、道、滅,但因眾生的根性,「果」易明而「因」難曉,為了方便化導,佛陀因此不得不先明示苦相,令眾生生起厭離之心,再示業因,使之斷集,繼而示以涅槃樂相,令其欣慕,然後再說修道之法,令其行持,目的就是要使眾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四聖諦就像治病的過程,一個人生病了,痛苦不堪,是苦諦;知道病因,是集諦;對症下藥,施以各種醫療方法,是道諦;藥到病除,恢復健康,是滅諦。我們身體的疾病要接受醫生治療,我們心裡的病毒,則要依靠佛法的藥方來醫治。其藥方就是指「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循此八正道,可以讓我們煩惱永斷,解脫生死輪迴之苦。
「正見」是指正當的見解、正當的信仰,對於是非善惡、真偽虛實有正確的判斷,做正確的行為,這也是八正道的主體;而「正思惟」就是正當的思想,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痴,遠離邪、妄,以智慧去思量分別;與人交談以慈顏愛語,令人生起信心、歡喜,就是「正語」;平日所行,不違犯五戒,合於道德禮法,不會為一己之私欲而侵犯、傷害他人,是「正業」、「正命」;進而主動樂善好施,行善止惡,濟弱扶傾,就是「正精進」、「正念」;若遇到困難挫折,能冷靜沉著,用智慧去判斷,解決處理,即「正定」。
而佛教的四大菩薩可說是四聖諦「苦集」的解決者,也是「滅道」的完成者。例如:觀音菩薩因慈悲,遊化諸方國土,見到眾生受三毒、七難的苦,即尋聲救苦,就是實踐「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苦諦)。
文殊菩薩因為有大智慧,具足種種不可思議功德,讓人從迷取覺、從苦得樂,給予種種的方便、所學,所以是「法門無量誓願學」(集諦)。
地藏菩薩以大願力,發心到地獄度眾生;其地獄的痛苦,就是貪、瞋、痴、慢等聚集,而產生痛苦,地藏王菩薩發願予以救助,讓地獄有了佛日的光輝,所以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滅諦)。
普賢菩薩因為有大行力,鼓勵對人格的尊重,要讚美他人的美德,有施捨眾生歡喜、慚愧自謙的實力,所以他能導萬行而歸淨土,讓所有苦難的眾生都能得救,這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道諦)。
總之,佛法不只是以苦、集、滅、道來解釋宇宙人生的現象,最主要還是解決宇宙人生的問題,所以必須具有願力、修行、實踐。因此,從四聖諦而開展四弘誓願、六度行門,就是提供一個人生解脫的方便。而我們在通達、了知四聖諦的真理之後,還要學菩薩不捨一法,以四聖諦的佛法基礎,實踐四攝六度的行門,來完成菩薩道。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