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25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99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品格:永不貶值的資產
品格:永不貶值的資產
人不只是追求享樂,還要追求使命。人生的本質是道德,非享樂。
「人生」三書
在西方社會,每隔幾年,總有討論道德、人品、修養的書出現,受到士林推崇:如英國管理思想家韓第教授的《你拿什麼定義自己?》(天下文化,二○○七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克里斯汀生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天下文化,二○一二年),此刻我們又出版了布魯克斯(David Brooks)的新著:《品格》(The Road to Character)。這三本剛好可以在價值迷失的年代中,視為「人生三書」,引導讀者走向心靈的康莊大道。
面對二條路
閱讀這本新著,「天下文化」的責任編輯首先摘要地告訴讀者:
◆讓我們不要「虛度此生」,就從展開「自我對抗」的那一刻起。
◆人生有兩大追求,一是「履歷成績」,如事業、財富;二是「悼文成績」,在親人好友心中,你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履歷」要你以成就征服世界,「悼文」是以你的美德感動別人。
◆在人生道路上,必須不斷問自己:追求成功之際,我該如何回應內心抉擇,無愧於人生?
就如大家熟知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留下了一首當代傳誦的詩:
The Road Not Taken,最後兩行是:
「我選擇人跡較少的一條路,自此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結局。」
十餘年來,我也寫過類似的話:人生有二本帳:私人小帳與社會大帳。人不能只有私人帳上財富累積,社會帳上則出現赤字。這就是小我與大我的平衡。
我也對企業家說:你們要攀登二座大山:前山是「利潤」之山;後者是「責任」之山。成功的登山者,在選擇上有先後,但最後的目標是要在後山山巔,向大家大聲宣布:我到達了責任之峰。
西方品格之路
布魯克斯引述猶太牧師在《孤獨的信仰之人》一書中區分人類有二種人性中極端的本質──
亞當一號:成功是座右銘,追求「履歷表」的輝煌。
亞當二號:道德、慈善、關愛、救贖為主,令人懷念的「追悼文」自然會出現。
作者是在鼓吹亞當二號,人生應當要追求謙遜(Humility)。在最後一章作者歸納了十五項對謙遜的論述,為全書的精華,總結了發展高尚品格的方法。歸納來說:人首先要放棄「以我為先」
(Big Me),確立道德生態:人生的目標為何?我是誰?本性是什麼?有哪些美德要培養?為什麼而活?
人不只是追求享樂,還要追求使命。人生的本質是道德,非享樂。人的本身有眾多缺陷,如:過度自信、對失敗合理化、所知不多、向慾望低頭等。
人即使有缺陷,但也有反省能力,也能辨識罪惡與羞愧,最後戰勝它;過程中常需外在力量:包括親友、傳統、制度、典範。對付缺陷,謙遜是最大美德。
一旦生活需求滿足,追求美德與對抗罪惡,就成為人生的主軸。人格(Character)在內心對抗過程中形成。人格者擁有穩定的承諾。
戰勝缺陷與罪惡的人,不一定會變得富有或出名,但會變得成熟(Mature)。唯有比昨日之我更好,才會成熟。成熟之人會向許多事情說「不」;而且不再迷惑,有原則、有堅持。
作者自謙地形容自己:生來就跟「膚淺」結緣,常因不斷拋出一些看法,顯得權威,使自己產生驕傲,甚至失去道德的約束。作者寫這本書,也正是提醒自己要如何擁有高尚的品格。
在當前充滿競爭的高科技世界中,能找到事業成功、品格高尚兼具的企業家嗎?大家都會想到美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兼有亞當一號與二號,不僅有「履歷表」的輝煌,日後更會有令人尊敬的「追悼文」。台灣的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是我立刻想到的另一個典範。
東方君子之道
自中世紀以來,在西方的宗教與文化中,出現了不同的名稱來描述人的氣質與行為:聖徒人格、紳士人格、騎士人格、靈修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人格、品格、風格、美德、道德……就是學習如何做人做事的規範。
余秋雨在《君子之道》(天下文化,二○一四年)一書的「前論」中說明了這些精闢的道理:
◆中國文化的集體人格模式,是「君子」。它是一個龐大民族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約數」;中國文化的鑰匙也在這裡。
◆做個君子,也就是做個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儒家對後世的遺囑:做君子。
那麼如何做「君子」呢?余先生列舉九項,我引述六項:
君子懷德;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坦蕩蕩;君子中庸;君子有禮;君子知恥。
中國的「君子之道」與美國的「品格之路」相比,東方的文化底蘊及層面似乎更為深厚廣闊。
不論是選擇中國式或美國式孕育品格之路,這二條路不是反方向,也不是單行道;它們都會在「品格」那一站交集。
「品格」超越國界,同時也超越時間。不論身在何處,「品格」在全球化中,是一個永不貶值的資產。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文/高希均 |
|